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楚楚湘玲
楚楚湘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42
  • 关注人气:1,3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尽江山见此才”,“天下不敢小惠州”——江逢辰

(2010-06-05 17:51:58)
标签:

孝子

雅书

坊间

不同流俗

江逢辰

惠州

分类: 惠州人物

 

“行尽江山见此才”,“天下不敢小惠州”——江逢辰 说起江逢辰,现如今没几个人知道此公何许人也,但提起“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这两句诗,惠州,乃至广东文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江逢辰正是该诗的作者,真可谓诗比人有名呀。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咱们国家的学界大报《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专文,就是以“天下不敢小惠州”为通栏标题的。本博就是读了此文后,毅然南下惠州。

 江逢辰(1859~1900),字雨人,又字孝通,正宗的惠州惠城区人。自幼好学,先就读于丰湖书院,后选入广雅书院。就读广雅书院时,山长(相当于现在的院长)梁鼎芬非常赏识其才华,说他:“行尽江山见此才”。后为两广总督张之洞赏识,成为其幕僚,官至户部山西司主事。

 正如史志对江逢辰记载,他空有满腔热血,却苦于报国无门。甲午战争爆发后,官僚们风声鹤唳,纷纷弃职逃遁,而江逢辰却尽忠职守,终日忧愤,咯血盈斗。战后见清廷割地求和,丧权辱国,又愤然辞官归里。他这种嫉恶如仇的品格,恰恰体现的是当时高尚的人文精神。史书还记载,当时科场腐败,常于弥封时动手脚作弊。有人为求通风报信,用3000银元向主考官江逢辰行贿,但他不为所动,坚拒不受。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后,又聘其主持湖北尊经书院事务。
    江逢辰中进士后,曾经在贵州赤溪遵义书院担过主讲。由于赤溪处于重重大山之中,文化教育落后,根本谈不上有藏书设施。为此,江逢辰两次携去私人藏书数百卷,捐给书院用以指导学生学习。用现在的话来说,江逢辰可谓惠州捐书助学的志愿者鼻祖了。

 江逢辰是清代惠州最后一名进士,也是晚清惠州最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他诗、词、文、书、画、印样样精通,显然是复合型人才的典型代表。据专家考证,江逢辰著作《江孝通遗集》中的最后两卷,是目前已知的惠州人最早的一部词集。这样的才子,若不是生逢腐败的清末社会,必定有更大的作为。

 惠州坊间至今流传的不少江氏逸闻,也颇能从侧面说明江逢辰的独特志行不同流俗。据说有某俗人通过江的岳父出面,强要江画一幅画送他。泰山之命安可违,江逢辰不久即遵嘱画好送上。岳父大人打开一看,原来是幅《石蟹图》,只见伟岸傲立的巨石底下,一只瘦弱的螃蟹在隙缝的草丛挣扎着爬出,使人不由想起坊间俗谚“大石压死蟹”,知情者览之莫不莞尔。又相传,江逢辰善饮,亦好饮,饮汾酒以斤计。其书画润例,不似郑板桥高唱“以白银为妙”,而是独出心裁,“以白酒为妙”,纸张尺幅无论大小长短,一律以酒标价,抄贴示众,人以为妙事而风传一时。江母闻而不喜,担心儿子嗜酒致病,命其戒酒。江逢辰即遵命无违,还特别做了一个小牌写上“戒酒”二字,挂在襟头,出入示人,争取“群众监督”。孝顺之名,确非虚传。江逢辰归乡未及两载,母丧,其哀悲更甚,“冬不裘,夏不帐,哭无时,夜不睡”,“哀毁骨立,人称江孝子”,庐墓守孝三年,终致罹病不治而卒。忧愤的诗人,就这样勿勿走完了只有四十一个年头的短暂人生。
    每年清明时节,惠州都有人想凭吊这位大才子、大孝子,一些记者更是频上紫薇山,一心想找回消失已久的江逢辰墓,可惜未能如愿。如今,西湖丰渚园内新修建的江孝子亭便俨然成了人们凭吊的对象。

 惠州志记载,江逢辰的故址在惠州惠新街一巷14号。笔者特意在一个周末前往探访。一个窄窄的老宅子里,出来一个粗壮的汉子,推出一部老款摩托。他说,此宅就是江逢辰留下来的。只是已经很旧很旧了,没有钱去修葺。

 听说江家后人没出什么读书人了,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日子过得非常一般。

 笔者想,兴许江逢辰的后人觉得读书多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便随意生活着了。

 

“行尽江山见此才”,“天下不敢小惠州”——江逢辰

 

 

“行尽江山见此才”,“天下不敢小惠州”——江逢辰政府出资兴建的江孝子亭

 

 

“行尽江山见此才”,“天下不敢小惠州”——江逢辰

座落在古街老巷深处的江逢辰故居


 

“行尽江山见此才”,“天下不敢小惠州”——江逢辰屋檐下残存的雕梁,隐约可见当年的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