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小侄儿正值叛逆的年纪,对社会上的很多东西看不惯,对父母的教诲也是顺来逆不受,尤其是不能忍受说教类的正统教育。似乎他们这一代小孩更推崇人家西方的教育模式,更能接受老外的教育方法。这不,学校一说补课,就唉声叹气,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而家里花钱请老外补课,那是兴高采烈,乐得屁颠屁颠。说人家老外上课就是好玩,有时还给学生奖励棒棒糖。在这小子的认识里,老外的素质似乎高人一头,他就愿意跟着人家学点东西。
好了,前不久他们一家去了加拿大,小侄儿进了一间据说有点名气的高中。这学校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白人黑人棕色人,还有咱们亚洲的黄种人,整个一个移民大荟萃。初来乍到的,小侄儿很乖,他谨记妈妈的告诫,咱们中国人不要做出低素质的事儿,让人家老外瞧不起咱们。尽管加拿大学校的中餐非常不合口味,小侄儿还是硬着头皮吃进肚子。他在个人空间里发泄说,什么东西,真难下咽。不好吃也强吃,他说是为了生存。好在回到家的晚餐,妈妈的手艺很好,可以饕餮一顿,足以消解中餐的郁闷。物质的问题尚能有法子化解,精神层面的东西就难办了。怎么回事呢?
学生食堂打饭,不论东方西方、白人黑人,都一样的排队进行,这是人类共同的道德规矩。小侄儿在深圳上学时,就是排队打饭,已经打了好些年了,应该是习惯成自然了。但我了解他,这小子并不是乖乖仔,偶尔也会找人插队什么的,他也会回家随意地说说。这回到了别人的国家,他妈妈最加强调的就是“尊严”和“素质”,咱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能在老外面前丢了这两样东西。别看小子年纪不大,出了国门却很懂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他说“我绝不会让老外看笑话的”,于是处处多加小心。这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加拿大,便规规矩矩地排队打饭。没想到,老外们却不这样,先是来了一个白人小子插到队伍的前面,得意地打着饭吃去了,一会儿又来了两个黑人妹妹,也若无其事地插队打饭。小侄儿想制止他们,却碍于英文尚不流利,怕人家笑话,只好忍气吞声了,便在心里说:什么素质,这帮老外。哥哥我是中国人,就不干这样的事。
回到家,便把老外插队的事写到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是以发泄郁闷。他说,没想到老外的素质一点也不比我们中国人强,居然恬不知耻地插队,可恶。我得赶紧地学好英语,要站出来教育那帮插队的老外,提高素质,遵守公共规则。
你说这人吧,在自己的国家呆着时,总以为西方什么都好,在心里就把自己国家的某些劣习放大又放大,于是得出结论便是“素质低下”,哪里知道别人也有很多不如咱们的地方呢。也好,通过这么一来,小侄儿的民族自尊心自然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根本不需要大人说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