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o:先别急着玩儿概念

标签:
solomoit |
SoLoMo并不应该只是一个玩新潮的词语而已,它应该是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的完美结合。
【常宁/撰文 2011.11.06】在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概念之后,今年一个新的词语“SoLoMo”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关注的关键词。所谓SoLoMo即“社交 本地 移动”的模式, 在LBS慢慢退潮后,SoLoMo模式成为业界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期待。然而,正如CSDN总裁蒋涛所说,中国具有将“社交 本地 移动”模式成熟商业化 的土壤,然而移动化和本地化实现起来容易,但社交化问题大家都在摸索,目前还没有成功模式。
当然,SoLoMo并不应该只是一个玩新潮的词语而已,它应该是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的完美结合。在美国,Facebook和Twitter是最强大的 社交集合地,拥有最大量的用户信息,而Foursquare签到服务最初就把自己定位成社交平台上的签到工具,Foursquare的成长也得益于 Facebook和Twitter平台。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化将社交化和本地化连接在一起。
Foursquare最近又推出了叫做Radar的新功能,它可以自动向用户推送通 知,并且告诉用户附近某个商家出售的产品正好在他们的待办清单上。更重要的是,Foursquare利用庞大用户的签到、推荐和点评信息,不需要用户搜 索,就会将用户周边有用信息推给用户。这一点,让Foursquare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然而,国内的LBS服务大多还停留在让用户简单的“签到”产品上,但签到之后没有后续的有效商业模式做支撑也成为国内“签到”服务的诟病。只有少数的签到 服务能做到位置、商家和用户的结合,比如大众点评网凭借多年对用户和商家数量的积累,在LoMo模式上有一定的成功,但这些取得一定成效的签到网站还没有 解决的是精准推送的问题,用户多数还是依托手机搜索。并且还有如何让用户在此平台上进行社交联系的问题。如果签到网站单靠自身的力量去重新塑造社交平台, 其花费的成本要大得多,但中国目前并没有一个可以让签到服务成功依托的社交平台,就像Facebook那样。
另外,国内LBS产品多为“移动签到、位置社交、拍照分享应用”等,用户量虽然庞大,但对用户的黏度并不够,也不是用户必须的服务,因此用户在失去兴趣后 很容易流失。对此,蒋涛表示,LBS应用大范围推进在中国面临的最难问题还是参与其中的各方企业的运营能力不够,如何把商家对位置服务的接受度提高,如何 把用户和商家捆绑才是比较关键的点。
本文于2011.11.06发表于麻省理工《科技创业》http://www.techreviewchina.com/story/2811.htm
未经许可严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