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史铁生的痛苦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后记 |
http://s4/mw690/001LoLRyzy753oD3u6f93&690
又一个秋天,又一次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好的作品,总是越读越有趣,越读越被感动。而这一次读它,我更理解史铁生,因为我也有失去父亲的痛苦。相同的感受,总能引起共鸣。
但是,要引导孩子们读懂史铁生,读懂对母亲的怀念,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的孩子,他们心中有的只是幸福,有的只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童年,对于史铁生的痛苦,很难感同身受。
要读懂史铁生,就得首先理解史铁生的痛苦,尤其理解他在刚刚瘫痪时的那种绝望的痛苦。只有理解了这种痛苦,才能理解他在痛苦的日子里对母亲的忽略,对母亲的暴躁,对母亲无法弥补的亏欠,也才能理解他作品中对母亲那种深深的怀念。
所以,今天一上课,我就是这样开场的:本文的作者史铁生,有些特殊。你知道他怎么特殊吗?
孩子们当然聪明,马上从课题下面的预习里知道,史铁生双腿瘫痪了。
20岁的小伙子,突然失去了双腿,心里会怎么样?
绝望,痛苦。
到文章中找一找,看看作者是怎样绝望痛苦的?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无缘无故地就发脾气。
北归的雁阵,在我们一般人的眼里,是很美的,可是,作者看着看着就砸玻璃;李谷一的歌声,是多么的甜美,可是,作者听着听着就摔东西。即使是美的东西,在作者那里,也会引起暴怒。也许是美好的东西,也只能安抚一会儿他的情绪;或者说,美好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他的痛苦,因为他已经失去人生的美好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他痛苦得狠命地捶打自己的腿,说它是“可恨的”,可恨得让他绝望“我活着有什么劲”。
是啊,20岁的小伙子,正是人生最美好最充满希望的时候,正在踌躇满志放飞自己的理想的时候,一下子飞翔的翅膀折断了,从云端跌倒了谷底,从阳光明媚的蓝天,跌进不见天日的深渊,谁不会痛苦绝望?
还有从母亲的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的糟糕。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就是怕外面的景物,季节的变迁,引起我的感伤。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我同意去看菊花,对母亲来说,已经是一种“恩赐”了,母亲是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不是贪恋北海的菊花,在母亲的眼里,儿子愿意走出去,也许就是他的心里愿意放下了的开始,这是多么的难得啊!也许这种“放下”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有了这个开始,母亲已经很知足了。
从母亲的这种高兴,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以来,儿子的情绪是多么的糟糕。也许,儿子对母亲不知道发过多少无名火哩,才使得母亲在儿子面前是那样的小心翼翼。
同样的小心翼翼还有“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母亲的小心翼翼,是为了不让儿子受到伤害,母亲理解一个正处于青春年华的热血男儿,猛然失去双腿的痛苦,母亲在极力维护着儿子不在伤口上撒盐。
母亲理解儿子,同学们,你们理解作者的痛苦吗?
拿起笔,把你们的理解写出来。
可以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作者的痛苦;第二部分,你的理解。
我理解史铁生的痛苦
佘皓伦
我理解史铁生的痛苦,不过我也不怎么理解,这不冲突......
我理解史铁生的痛苦
谭雅
我并不是和他炫耀我的腿能走路,我只想表达我内心的想法,不能走路,是非常痛苦的事,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人生,但我知道,一个人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像雄鹰一样,自由的翱翔在蓝天上,不能和朋友去玩耍,逛街,更何况史铁生他的梦想是一位田径运动员,他本来是应该在赛场上奔跑着的,可因为瘫痪,让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他多次因为瘫痪而绝望,看到人在他面前走路,他会痛苦,看到人们在外面欢快的玩耍中,而自己终身只能在轮椅上坐着,他会恨这双腿,或者他会想自己还活在这世上干嘛,有什么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