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珠,纷繁之中找素材——《缤纷暑假》作文指导
(2014-07-06 19:48: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慧眼识珠,纷繁之中找素材
【原题呈现】
暑假,在我们的期盼中姗姗走来,又将在我们的不舍中匆匆离去。回首暑假,你有什么收获呢?是旅游的快乐,还是学习的满足?是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温馨,还是劳动的愉悦?暑假留给你的,是快乐、痛苦,还是沉思?这么丰富的假期生活,值得我们好好收藏。赶快动笔吧,抓住暑假中感受最深的事,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写作指导】
暑假的事情太多了,我们怎么来写呢?
可以从两方面组织材料。
一方面,就是把感受深刻的事,全部组织起来,展示你缤纷的假期生活。一个暑假几十天,让人感触深刻的事情肯定不止一件两件:水样的清晨、梦样的黄昏、蜜样的夜晚,都是那么地吸引你;复习功课、课外阅读、特长培训,收获中你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家乡之行、名胜游览、拜访亲朋,愉快中你眼界大开;劳动、玩耍、聚会,协作中感情得到升华……可写的事实在太多了.
我们是不是真的应该把这些事一股脑儿都写上呢?可以。但是,我们必须用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不然,就会是一盘散沙,构不成一篇文章。
那么,这“一根线”又是什么呢?“一根线”就是文章的主题,只有主题才能把事情串起来。
但是,一个主题并不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串起来,这里面就涉及到选材的问题。如何选材呢?我们应该首先确定主题,然后把主题相同的材料放在一起。如要表现“在收获中得到满足和快乐”这个主题,那我们可以选读书、复习功课等内容;要表现“眼界大开”这一主题,可以选旅游、课外阅读这些事件。这也就告诉我们,一篇文章不可能包罗万象,只能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材料。
这种写多件事的文章,可以是多件事并列来写,也可以以一件事作“点”,其余的作“面”,点面结合来写。
另一方面,作为初中生,我们要根据一个主题组织多个材料而成一篇文章,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我们比较容易掌握的还是单纯的写一件事。
写一件事,我们可以从容地把这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生动。但是,正因为只写一件事,所以,选材尤其重要。
选什么样的材料呢?
首先内容要“新”,我们写文章是为了给别人看,内容新颖才能吸引人。如写作素材中《游张家界》的片段,就比较新。张家界的山水自然很美,但描述的人已经很多了,很难出新,而作者却以孩子独特的视野,描写那些“野人”的野蛮之举,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我们也许会说,暑假中我实在没有什么新鲜的事,那么,我们就从另一个方面来求新——主题新。范文《家乡行》主题就新。回老家,这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作者不是写亲人团聚的温馨,也不是写家乡的变化,而是别出心裁,写出了“环保”这一主题。这样的主题,在别的文章中也许出现过,但在回老家这样的题材中却出现得少,小作者独辟蹊径,达到了求新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切入点求新,如范文《那株含羞草》,就是切入点新。作者写的是去萍乡陪爸爸,去一个新地方,可写的东西太多,但作者却抓住一株含羞草的枯萎来写,从小处切入,或者叫着笔,娓娓道来,震撼人心。而且,这样一个小事情,表现了一个大主题:尊重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写文章难,其实不是我们不会写文章,而是没有找准材料。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写多件事,我们都要学会选材,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在纷繁的材料中,发现放着异彩的珍珠。
【素材卡片】
(230班蒋纯《游张家界》片段)
我趁她不备,偷偷地转到身后,猛的向她背上泼去,她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并进行迅速反击。我敏捷地一闪,没泼到。她又一次次向我泼来,都被我躲过了。她不动了,我暗暗地想,她真笨。突然,水如连环炮般向我射来,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全身就湿透了。我也发疯一般,舀起水就向她泼去,“战斗”进入白热化。我们俩什么能装水的都用上了,只差没把水管套在消防栓上“开战”了。
【佳作展台】
暑假,我和妈妈弟弟一起,去萍乡陪伴在那儿工作的爸爸。一到萍乡,发现路的两旁长满花草树木,最引人注目的是两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妩媚,一个个的红色小球夹在绿叶中间,宛如在捉迷藏。走近一看,原来是含羞草开出了可爱的小花。椭圆形花朵,没有花瓣,全是细细的花丝,像一个个好玩的小绒球。
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它,它竟然害羞地收拢起叶子,显出千般娇媚。等了一会儿,它又悄悄的把叶片伸展开了,实在是太可爱了。
我喜不自禁,想把一株含羞草带回家去 照料。于是我选中一棵最高大的、生命力最旺盛的含羞草,轻轻的和土拔起来,带回家,小心翼翼地栽在花盆里。我每天按时给它浇水、施肥,细心的呵护它,和它说话,望它快点长大。有天早上,我突然发现花盆下面有几个枯萎的小球,但并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以为是风太大吹落了下来,或者是花期到了,自然枯萎。
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天,含羞草的绿叶枯萎了,红色小球也没有了,纤细的腰干再也伸不直了,呈现的是一片悲凉的景象。此时,昔日动听的鸟鸣,再也不让我觉得充满诗意和生机了,太阳也显得那么刺眼,清风徐来,掠到我的心上却是那么的冰冷。
我错了,从头到尾都错了!我一开始就不该把含羞草带回家,是我让它失去了生命。如果它没有来我们家,说不定现在还和伙伴一起快乐的生活着哩。可它再也不会重现以前的生机了,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了,再也不能进入大自然的怀抱了。
面对这株含羞草,我只有愧疚之情,我的爱花之心,无意中让我充当了一次杀手,扼杀了一个鲜活美丽的生命,这个暑假留给了我抹不掉的记忆。
【简评】暑假的生活很丰富,作者却只抓住一株含羞草的枯萎来写,语言非常朴实,但随着行文的发展,你的心不得不为之震颤。因为蕴含在朴实语言之下的那种感情,具有巨大的震撼力。作者的善良,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生命的尊重,都让我们感动。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小处着笔,感情真挚细腻,主题深刻鲜明。
暑假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以自由的玩耍,自由的学习,还可以海阔天空地遐想。21世纪科技发达,我生活在城市中无忧无虑,可这优裕的生活,都是付出了许多代价才换来的……
暑假中,我回到了家乡。常年生活在省城,偶然回到那青山秀水中,也是别有韵味呢!你瞧,我又重逢了屋后那挺拔的山峰,门前那潺潺的小溪,还有那曾经硕果累累的菜园。
曾记得,山上是我的乐园。我和姐姐们在山上摘野果,采药材,爬上山顶眺望家乡的美景。今天回来,仿佛儿时的欢乐还在眼前,可山上的树木不多了,孩子们的欢笑也不见了!不由得发出感叹:我长大了,山却变得孤零零了!
曾记得,小溪给我带来太多的欢乐。每当夏天,溪水就欢快地引诱我们。我们脱下鞋子,跳到小溪中,偶尔钻出几条小鱼在脚边游动,痒痒的,非常开心!今天回到这里,依然是夏天,可水没有涨反而干涸了,我想重现昔日的欢笑,可已经不行了,才过去五年呀!唉!
曾记得,那硕果累累的菜园,总有奶奶劳作的身影,我也总跟在后面问:“奶奶,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奶奶会一一告诉我:这是花生,那是玉米……可如今,奶奶到长沙去了,菜园荒芜了,我也长大了!
变了,一切都变了。才过了五年的时间,家乡建起了一座座工厂,似乎要把山推平,把水抽干。我不敢往下想,再过五年,那让我放松心情的青山秀水依然还在吗?我那儿时的乐园依然还在吗?这个暑假,我见识到了太多,终于明白:为什么人类在创造中破坏生态环境呢?那是因为建设需要太多的付出!如果真是这样,我宁愿保护我家乡的青山秀水,也不要这繁华的城市。但这不可能,因为时代在进步!所以我建议:在保护青山绿水、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再使科技进步,这样会更好的!
家乡之行,我看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我要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重建家乡那和谐的环境。
【简评】假期回老家,也许是我们大多生活在城市,而又来自农村的孩子并不陌生的事情吧。也许,我们会描述家乡的可爱,会描述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欢欣。但小作者却人小志不小,从相隔五年与家乡的重逢中,发现问题,触发感慨,强烈呼吁:“在保护青山绿水、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再使科技进步!”作者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正是本文的闪光点,也是小作者着笔的高明之处。
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报(七)》第52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