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来的味道——《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2014-04-20 17:56: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后记 |
一、大声地读课文,你读出了怎样的安塞腰鼓
学生自读后班内讨论。
生:我读出了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我是从这里读到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生:我读出了强劲有力的安塞腰鼓。“看!
生:我读到了非常热烈的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世界都因此而改变了精神面貌,多么热烈呀!
生:我读到了带着黄土高原特色的安塞腰鼓。“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生:我读到了奇伟磅礴的安塞腰鼓。“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这种威逼着你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生:我读到了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
二、仔细地读课文,读出高明的写作手法
师:同学们的感受是非常丰富的,在我们的面前出现的是一个气势磅礴、热烈奔放、独具特色的安塞腰鼓。那么,这些,作者都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生:为了表现磅礴气势,作者采用了很多的排比。
师:我们来看看,作者采用了一些什么形式多样的排比。
生:排比句,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这种排比句,我们也可以叫它段内排比。
生:段内排比还有很多。“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
师:除了这种段内排比,还有其他形式的排比吗?
生:还有排比段。“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师:还有一种排比的形式,同学们注意了没有?
生:句子里面的排比。“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师:对,排比的三种形式这篇文章都很好的运用了。其实,发现没有,排比的运用,常常与反复一起出现,它们共同构成了文章的气势磅礴。找出一处你最喜欢的排比的句子,拿出你最好的水平将它读出来。(学生练习读)
生:“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读得很不错。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好的吗?
生:首先读得慢一点,声调低一点,然后越来越快,声调也越来越高。到最后,“强健的风姿”又要慢下来,而且要适当的拖一点“强健的——风——姿——”
师: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也非常的好。同学们,这就是排比句读好的窍门,你们也掌握了吧,用行动告诉我。
学生相继读,其他同学点评。
师:课文里面这么多形式不同的排比句,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把安塞腰鼓那种磅礴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生:读起来让人觉得很过瘾,也顺口。
师:朗朗上口,对吧。
生:我觉得,有了这些排比句,使得文章也如安塞腰鼓一样,强劲有力而又干脆利落。
师:噢,这倒是很新鲜的说法呀,有创意,老师非常欣赏。
生:我觉得,排比句的容量大,用概括的语言,将安塞腰鼓的特色表现了出来。安塞腰鼓的特色很多,如果用其他的写法,也许会要写很多。用排比句,几句话就写清了。
师:好,大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这就是创造,也就是开拓,我们既是优秀的传承者,又是勇敢的拓荒者。了不起呀,孩子们!那么,作者只是用这一特色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气势吗?
生:课文中,有很多短句,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七个句子,全都是两字句。
生:这样的短句还有,“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
师:短句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生:读起来铿锵有力。
生: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的。
生:与安塞腰鼓的性格特点最相像了,也是干脆有力气势磅礴。
师:选一处你喜欢的短句读出来。
生: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师:哦,刚才大家都说短句气势磅礴,你怎么将“呆呆地”读得那么轻那么慢?
生:这是暴风雨前的沉寂,静得也许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到。我们不要打破这种沉寂,这是为后文的气势磅礴的蓄势。
师:说得好。开始的时候是为后面的安塞腰鼓出场蓄势。那最后的复归沉寂呢?“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生:这是首尾呼应,仍然衬托出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
师: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短句,我们也要根据内容来采取相应的读法,而不是一味地读得气势磅礴。
生:“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师:你读一读。
生: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师:带给了我们听觉的冲击与享受,很好。
学生继续读。
三、激情地读课文,读出你的感悟
师:好文章是需要读出来的。我们虽然读出了很多的片段,但是还不够,让我们激情地来读吧,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喜爱。可以根据下面的材料组内分角色读,也可以自己编写朗读材料来读。看谁读得最好。
声
《安塞腰鼓》朗诵材料
[男领]
[女领]
[众合]
[男女领]
[男合]
[女合]
[男合]
[女合]
[众合]
[男领]
[众合]
[女合]
[众合]
[女合]
[男合]
[众合]
[男女领]
[众合]
[男女领]
[男合]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众合]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备注:红色文字为朗读提示,不读。蓝色文字为须重读的文字)
选自《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之五:巧读》
学生练习读。基本上都是自己编写朗读材料,以上材料只是用来作为参与。
然后两个组进行了展示,还读得不错。
最后,全班按上面的材料朗读。在朗读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