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散文诗】浚县走笔

(2024-12-17 11:43:28)
分类: 散文诗

散文诗:浚县走笔

一、人杰地灵 文光灿烂

东岭蜿蜒逶迤,似大地灵动的脉络,向西延展而去;西原连绵不绝,宛如一幅无边的翠绿画卷铺展在大地上。太行,如雄伟的天阙直插云霄,傲然屹立,镇守一方。卫河恰似灵动的玉带,纵贯浚县全域,让这片土地充满生机。“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这般景致,便是那赫赫有名、人杰地灵且钟灵毓秀的浚县。

这片一马平川的大地,有着坦荡无垠的胸怀,恰似一位仁慈的母亲,孕育出大运河儿女正直、刚强与善良的品行。那正直,如同白杨傲立风中,坚守着道德的准则;刚强犹如钢铁,在困境中永不屈服;善良恰似春阳,温暖着每一颗心灵。这里承载着一辈又一辈浚县人的瑰丽梦想,那些梦想像璀璨星辰,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运河文明宛如智慧的源泉,汩汩流淌着无尽的智慧汁水。在这智慧的润泽下,数不清的风流才俊脱颖而出。他们以运河文明赋予的才情与见识,挥洒笔墨,书写下一篇篇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壮丽华章。

在浚县,仿佛有祥龙瑞凤在这里庇佑,福瑞之气袅袅升腾。时空在这里像是陷入一场美妙的旋舞,循环往复,不舍离去。岁月像是一位怡然的老者,在这里踱步,脚步阑珊而悠然。太行山以它伟岸挺拔的身躯,静静伫立,似在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淇河水以它秀美的姿态潺潺流泻,波光粼粼中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回望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再展开如诗如画的现代画卷,恰似打开心灵深处的羽翼,顿时心潮汹涌澎湃,仿若大海中的巨浪,逐浪滔天。天苍苍,地茫茫,于这片广袤之中,人们生发寻根问祖、追溯历史的情怀。山川秀丽的黎阳,仿若被东来的紫气轻柔地环抱,云霞绚烂,蔚然一片。悠长的文脉犹如古老而深沉的歌谣,在山河间悠悠回荡,让山河变得绚烂多彩。山的高耸与水的绵长,孕育出浚县人天高梦远的豪情壮志。

端木子贡、李崇、王梵志、谢偃等一众先贤先儒,仿若神祇一般,端坐在这片土地之上,庄严肃穆,巍峨如仪。风声、雨声、读书声,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历史的回声便如洪钟大吕一般,响彻在耳畔,久久不息。

一位位圣贤留下的美丽传说,犹如绽放在满城翠绿中的娇艳花朵,是这片土地上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些传说恰似一扇扇智慧之门,是人们告别懵懂、走向睿智的窗口,也是追溯天地玄黄之始的历史依据,更为浚县——这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戴上了一顶璀璨而耀眼夺目的桂冠,使其在中国文化的星空中闪耀独特的光辉。

二、张载后裔 星光璀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关中大儒张载的四句传世名言,振聋发聩,彰显着仁人志士的宏大抱负。

其十四世孙张能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顺天大兴。他对浚县的美景情有独钟,那片土地的山水仿佛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吸引着他的目光与心灵。于是,在康熙初年,他欣然定居于浚县这座古城的山水之间。

顺治三年,他科举中举,次年又高中进士。初入仕途,担任仁和知县,在此期间,他推行众多惠政,如同春风化雨,润泽着当地民众。而后晋升为仪制司员外。顺治十一年冬,他通过考取学使,补任江南提学佥事,后又转任四川川南道参议。任职期间,成功平定雅州的流寇之乱,再补任青州海防道参议。当时正值荒年,张能鳞目睹百姓的困苦,全力以赴进行赈济。他犹如一盏明灯,在黑暗的岁月里给百姓带来希望。作为一代循吏,他深得百姓的爱戴与敬重。

张能鳞著有《救荒政略》,此书一出,远近皆效仿,犹如救世的良方,拯救了无数的生灵,其功德如同浩渺星河,难以计量。

他膝下育有六子,可惜幼子英年早逝。其余五子皆在清朝为官。长子张嵋留居浚县,后来担任陕西蒲城知县,长达九年之久。在任期内,他秉持着父亲的为官之道,广施惠政,清正廉洁,宛如一股清泉,在官场中涤荡出一片清正之风。

张门后裔,以“二铭”和“四为”为家训,世代传承,从未间断。犹如一条坚韧的文化纽带,将家族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世。

子子孙孙谨遵祖训,秉持着耕读传家的理念,让诗书文化如同涓涓细流,在家族中长久流淌。他们安居乐业,在这片土地上营造出犹如天堂般美丽和谐的生活景象。

时光流转,时至今日,二十六世孙张光辉,传承横渠先生的铮铮风骨,胸怀一片赤诚丹心。他醉心于笔耕之事,将自身丰富的文化素养与书法技艺融会贯通。仅仅在三四年的时间里,他的书法作品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交流,颇负盛名。他在墨香四溢的世界里挥洒自如,轻松舞动着书法的风流,所出之作皆为逸品,那浓厚的墨香仿佛诉说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宛如一位隐居于墨海的雅士。

他承前启后,似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张氏家族的先祖如同璀璨的星辰,散发着万丈光芒,照耀着前世今生。在他的努力下,关学思想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追溯与传播,如同江河之水,奔腾不息。

三、千年古镇 顺遂福满

千年古镇,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城西卫河之畔。千年来,风霜雪雨纷纷洒洒,在它身上镌刻下岁月的痕迹,却无法磨灭其坚韧顽强的神韵。

那始于明代的古城墙,宛如忠诚的卫士,六百余个春秋的风雨肆意侵蚀,它仍旧坚固如磐。每一块古老的砖石,都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目睹着脚下这片热土上的沧桑巨变,岁月的风云在它身上流淌而过,留下的是无尽的历史厚重感。

纵横交错的石板路,如同古镇的脉络,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古街道串联起来。街道两旁,一座座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上精美的图案好似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飞檐挑角宛如展翅欲飞的仙鹤。那青砖黛瓦,是古镇质朴的底色,红漆门窗则像是镶嵌其中的宝石,一切都掩映在绿水环抱之中,恰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沿着街道悠然前行,酒枋、菜馆、茶楼、琉璃坊、糖人摊……挨挨挤挤,一家挨着一家。每一家店铺都像是一座小小的历史博物馆,散发着历史质朴而醇厚的韵味,毫不吝啬地将人间古往今来的烟火气息挥洒得淋漓尽致,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岁月的悠长。

小贩推着单轮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缓缓前行,那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响彻云端,宛如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地摊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纪念品,那些别具匠心的小物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过往行人频频驻足,目光在其间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街道两侧,小吃摊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各色美食如同繁星般璀璨,琳琅满目地呈现在眼前,令人垂涎欲滴。要说那先“味”夺人的美食,当属名吃豆沫无疑。盛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沫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丝丝酱汁在味蕾间散开,一清二白的食材搭配得恰到好处,色香味俱全。轻轻吃上一口,咸香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四溢开来,口感软糯可口,那美妙的味道仿佛能在舌尖上缠绕三日,久久弥留在唇齿之间,令人回味无穷。

月亮缓缓升起来了,宛如一位身披白色纱衣的仙子,带着温和的笑颜,将银辉洒向古镇。在月光的映照下,古镇变得流光溢彩,灯火阑珊。现代科技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为古镇增添了如梦如幻的浪漫色彩。

弹奏声、演唱声、嬉闹声、喝彩声……声声交织在一起,传入耳中。远处的景色在灯光下变得缥缈起来,夜色泛起微微的波澜,身处其中,恍惚间疑是置身于梦幻之境。

彼时,心中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丝丝微澜,这微澜缓缓漫过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面,那路面承载着无数的记忆和故事;又漫过铭刻着经年累月印记的大运河,河水悠悠流淌,诉说着古镇曾经的繁荣与变迁;最后漫过古镇那沉淀着沉沉文脉的历史积累,那是古镇的灵魂所在。

在古巷深处缓缓穿行,整个人沉浸其中,陶醉不已。品一口香醇的葡萄酒,吃一碗滑嫩的豆腐脑,再磕上几粒香气四溢的茴香豆。若是累了,便坐在那古朴的青石凳上,倚靠着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砖乌柱,在怦然心动间回味着古镇的点点滴滴,目光顾盼之间,满是对古镇的眷恋与喜爱。

四、周氏神药 造福民间  

这世间,真的存在神药吗?我曾在雄伟的太行山山脉苦苦寻觅,那连绵的山峦似乎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却未曾给出答案;也曾沿着大运河之畔执着找寻,河水悠悠流淌,却只带走了我的疑惑;还在古老的黄河古道仔细探寻过,那沉淀着千年文明的河道,亦是沉默无言。神药啊,或许它仅仅是缥缈的传说,又或许是人们虚化的幻想,总是那样的模糊不清,带着令人捉摸不透的迷幻色彩。

然而,在黎阳这片土地上,却真的有这样堪称“神药”的存在,那就是以纯中药配方精心研制而成的——周氏口腔抑菌液、周氏口腔抑菌散。

这神药的渊源,要追溯到周氏的先祖周俊魁。在大清乾隆四年,他诞生于秦李庄,以一字行世,且半生行医,尤其擅长诊治口腔咽喉的各类病症。他的妻子来自马门,因娘家乏子,周俊魁有幸得到了这一神药的秘传配方。自此,这个秘方如同珍贵的火种,在家族中历经数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生生不息。

时光流转,到了今朝,第九代传承人周瑞,秉持着对传统医术的敬畏与热爱,将祖传的秘方与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巧妙融合。他谨遵祖训,医者的仁心在他心中熠熠生辉,始终永葆初心,如同繁星璀璨于夜空,甘于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患者带来希望。

他坚守着杏林之中这一方纯净的天地,视济世救人如同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他实事求是,以一颗忠实诚恳的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用无私的大爱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诗篇。

口腔溃疡、慢性咽炎、声音嘶哑……这些病症如同阴霾,笼罩在多少人的心头,像荆棘在心中肆意丛生,遮蔽了原本纯净而美好的天空。而当人们手持这神奇的周氏口腔抑菌液或抑菌散,轻轻一喷,那如同黄金般珍贵的品质瞬间发挥效用,疼痛立刻如潮水般退去。

这是古法传承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关爱如同永恒的星光,永不熄灭。它仿若冬日里的旭阳,那温暖的光辉能够驱散患者心中天空的阴霾,让温暖长久地存续于心间。

在这小小的一方药剂之中,却承载着无限的关爱。友情珍贵,当你把它送给朋友,那是一份充满关爱的心意;父母恩重如山,将它赠予父母,那便是一剂饱含深情的感恩之礼;爱人是心中的至爱,送给爱人,这就成了一贴弥漫着温馨气息的爱的表达。轻轻将药剂喷敷,丝丝药液缓缓浸润,幽幽渗入肌肤,隐隐还透散出一股淡淡的香气。在舒适之感蔓延开来的同时,疼痛也随之消失。啊,这神药就如同盛开在心田的情义之花,它的美好能够陶醉人们的心灵,迷醉人们的魂魄,那淡雅悠然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你,是口腔溃疡的强劲克星,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点燃了多少患者心头的希望之火;你,宛如慈祥、热忱、仁厚、道义和爱的完美结合体,你的存在与世间的美丽并肩同行。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在周瑞的心底一遍遍被默念,那是他行医的崇高准则。只因为有你——周氏口腔抑菌液和抑菌散,南丁格尔那盏象征着救死扶伤的马灯永远不会熄灭。它穿越百年的尘埃,将光芒照亮这尘世,如同暖阳温暖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为患者带来慰藉与希望。

五、大伾山色 风光无限

 清晨,一夜的怀想在我心间涌动,宛如初醒的晨鸟,迫不及待地伸过古城的东方。就在那一瞬间,我的目光捕捉到了你。你,宛如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身躯高大而雄壮,周身散发着威武的气息,那荣光如同破晓的晨曦,璀璨而夺目。

你静静地伫立在岸畔,宛如一朵盛开的蓓蕾,正绽放着无尽的魅力。你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所到之处,浸润着花红柳绿的生机与活力,引得莺歌燕舞,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你就那样静静地等待着,如同等待着一场深情的奔赴,那坚守、情怀、期盼和希望,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闪耀,与我心中的渴望同频共振。

近了,更近了。我带着一路的风尘仆仆,如同归巢的倦鸟,急切地扑入你的怀抱。蓦然间,一股混合着四季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春的生机,似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着希望与活力;那是夏的热情,像炽热的骄阳,燃烧着无尽的激情;那是秋的成熟,仿若枝头沉甸甸的果实,散发着收获的芬芳;那是冬的纯洁,恰似漫天飞舞的雪花,净化着世间的一切。我的心,仿佛是被投进大地诗笺里的一颗石子,顿时激起层层波浪。

你张开那有力的臂膀,宛如一座温暖的港湾,将我俯身的缠绵轻柔环绕。灵魂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归宿,缓缓溶入这生命的轨迹之中。此情此景,恰似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那风华绝代的画面在斜阳的映照下,愈发显得宁静而悠远。

在你挺拔的身影之下,我沉醉在无尽的喜悦之中,含笑而深醉。一腔情思如同压抑已久的泉水,在这天地之间华美地绽放开来,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啁啾的鸟鸣声,宛如灵动的音符,清脆而婉转,似清泉淌过,涤荡着我的五脏六腑。身处此地,千年古镇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亿年太行恰似一座巍峨的丰碑,尽显锦绣风光。

远远望去,黎阳城宛如一位慈善仁厚的老者,静静散发着一种豁然通达的气质。那辽阔澄明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诗香仿若袅袅炊烟,徐徐升起,弥漫在整个城池之上。这座豫北粮仓,就那样巍巍然屹立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遥想黎阳城啊,她又似一位妩媚妖娆的佳人。那鸿影缥缈的身姿,如同天边的一抹彩霞,如梦如幻。她有容乃大,包容着世间万象,历史的余音在城中回旋飘荡。五千年文明的厚度,如同大地的根基,深沉而厚重,令人不禁心生敬仰之情。

我放轻了脚步,伫立在山腰的天宁寺。遥远的神话传说仿佛从岁月的深处飘然而至,为这片土地赋予了一种飘然的仙风道骨。那传说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绵长地牵引着日月不老的渴望,让人心驰神往。

看那古树,虬干苍凉,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紧紧抱守着最原始的拙朴。那俊逸突兀的枝条,像是一把神奇的剪刀,在黑白的时空里剪辑着岁月的片段。听那佛塔古刹传来的暮鼓晨钟,一声声如同来自天地之间的梵音,连接着天地人间,记录下轮回的变迁。那声音清亮而悠扬,宛如一只只无形的飞鸟,向着遥远的地方振翅飞翔。

寺庙、洞阁如棋子般星罗棋布,摩崖碑刻林立其间。松柏夹道而立,那曲径幽回之处,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行至最高处,中国北方第一大佛映入眼帘,那“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令人惊艳不已。无论从哪个方向往上看,佛的目光仿佛都在静静地注视着你。那眼神里,仿佛能读懂千百尘世的悲欢离合,透着无尽的悲悯、仁厚与慈祥。

人间的苦乐、大小事情,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在这佛的眼中,一切尽收眼底。放过他人是为慈,放过自己即为悲,这双佛眼啊,宛如深邃的湖水,看透了四面八方的世事沧桑。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就让我,用一世的柔肠,为你吟咏那层层叠叠、余音袅袅的千古绝唱,让这歌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回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