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对虹中现象的思考——虹中廿年教育教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012-10-09 22:19:25)
标签:

教育

                  对虹中现象的思考

            ——虹中廿年教育教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我校乐清市虹桥中学的前身创建于1905年的东乡学堂,1944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70年增设高中部,1971年升格为完全中学,现系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是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单位。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2002年创办虹桥中学分校,2010年虹桥中学分校升格于温州市重点普高,分校现有28个教学班。

    百年虹中经过几代虹中人的不懈努力奋斗,1993年到1996年完成了初、高中分离,虹中从完中走向普高。

    廿年虹中,校长管理从赵典友校长传递到张贞伦校长领导;课程设置从单一必修课向必修选修兼修;生源质量从外流好生到创办县中班吸引好生;学生毕业从单纯的成绩转向学分管理,从会考转向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办学经验从走出去学习到不少学校到我校参观考察;教学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教学实践从常规性教学向反思性教学转变;教学评价从甄别式评价向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发展;教学科研从校本教研转向校本研训;德育理念从管住学生到培养学生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学质量从本科率不到10%、上重点几个向本科率90%、百名学子上重点跨越;办学标准从普高越上省二重点,从省二重点向省一类特色冲刺。

    虹中在张贞伦校长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身体力行,一路风雨兼程。

    虹中在张贞伦校长带领团队的运作下,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增强了大家的信心,激励了大家的教学,取得了一块又一块省牌,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赛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塑造了一年又一年辉煌。

    2012年2月,温州为适应深化普高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新要求,温州教育局经研究,决定调整全市普通高中分类名单,我校同温州中学、乐清中学等14所普高为一类普高。此时全校师生普天同庆,此时我校的教育教学得到温州市局的确认。至此,虹中的发展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百年虹中,回顾百年,虹中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普高虹中,廿年回顾,如今在社会上被称为虹中现象。有人说乐清的私立教育看公立,我想乐清的公办教育要看虹中,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回顾历史,研究虹中,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规律;我们总结规律,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们面向未来,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

一、回顾廿年

    廿年虹中,廿年求索;廿年虹中,廿年挑战;廿年虹中,廿年奋进;廿年虹中,廿年崛起!

    对虹中的历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划分,若以高考成绩对虹中普高走过的廿年来划分,我想廿年,虹中像企业发展壮大一样经历了四个阶段:艰难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辉煌阶段。

    1.艰难阶段

    艰难阶段是指1993年~1999年。该阶段从最初的完中包括初中部从虹中初中部分离出去,虹中成为普高学校。此时的虹中像个新生儿,高考文理科上重点人数和文理科的本科率基本上都在个位数上徘徊(除1998年重点人数达11人,1998年本科率达9.24%),不上线人数每年达200人左右。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成效明显低于乐清市二中和柳市中学,此时的虹中处于艰难阶段。

    2.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指2000年~2003年。该阶段学校的高考文理科上重点人数在20人左右,文理科的本科率低于40%,但本科率基本上是逐年提高,一年一个台阶进步,从11.98%上升到20.43%,上升到31.55%再上升到38.00%,不上线人数明显降到二位数,每年在40人左右(2000年不上线人数有119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成效逐年提高,考上重点人数位置明显前移,进入温州市普高组前列。高考成绩离省线的距离呈缩短趋势,大部分学科已超过温州市平均分。

    其中2002年陈久安以680总分名列全省90名、温州第6名摘取乐清市理科状元,考入北大。上线人数创我校历史新高,比2001年高考多69人。我校体育和艺术上线人数居乐清市首位;文理科前三批人数达174人,比去年多3人,名列温州市第17位。文科总分平均分454.30分,超省线(454.00分),位居温州市第28名;理科总分平均分460.51分,超温州市线(456.20分),名列温州市第30名。但2002年高考上线率低于市二中和柳中。

    3.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指2004年~2008年。该阶段虹中紧紧抓住新课改的推进和大学扩招的机遇。学校的高考文理科上重点人数跃上一个新台阶,在50人左右;文理科的本科率有新的突破,超过50%,且本科率基本上是逐年提高,从60.00%上升到63.45%,上升到72.44%再上升到74.53%,不上线人数明显降到二位数20左右(2006年不上线人数较多有33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明显提高,名列温州市同类重点中学前列。多数学科的高考成绩平均分超省线。为此,张校长提出百名学子上重点的新要求、新目标,给全体师生以殷切期望和良好的祝愿。一方面有利于突破高考瓶颈,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4.辉煌阶段

    辉煌阶段是指2009年~2012年。该阶段紧紧抓住高考新方案的推出,实现了张校长提出的百名学子上重点的夙愿。该阶段学校的高考文理科上重点人数基本上超过100人(其中2009年93人,2010年略低只有49人,2011年达122人创新高,2012年达103人),文理科的本科率基本上超过80%(2010年略低73.0%,2011年达86.9%创新高),不上线人数明显下降到个位数(2010年不上线人数较多有34人)。其中2011年高考我校女生李胜男摘取乐清市文科状元。近二年学校的重点人数基本上是市二中+市三中+柳市中学+------的总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显著,在十校联合体中替代苍南龙高,名列老大位置,进入温州市一类省一级重点中学行列。多数学科的高考成绩平均分超过省线十多分到几十分。吸引不少普高学校的领导、老师前来我校参观、考察。

二、反思现状

    1.校舍设施

虹中的校舍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虹中的发展,虹中现有的教学用陈旧、沉陷和严重不足,多处楼房已成危房,每次为了应付评估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和粉刷习修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二轮课改的推进,虹中的教学用房?学生的宿舍问题?都非常突出。同时,选修课没有选课系统。这一切,很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社会对虹中的需求和二轮课改的推进。

    2.师资力量

    虹中现有教职员工152人,其中派到虹中分校14人,实聘9人,实停薪留职13人,一线教师105人,高级职称教师37人。在一线教师105人中,高级职称28人,一级职称66人,代课教师9人(有教师资格6人)。近5年评上高级调离虹中有4位(马金余、吴敏、吴文华、陆宝晓)。具体见下表统计:

语文组

15

数学组

16

英语组

16

物理组

11

化学组

11

生物组

7

文综组

14

体育组

8

技能组

7

高级6

2

5

4

6

2

2

0

1

一级6

14

10

7

4

2

12

7

4

其他

高级职称:语4+数1+英2+理1+化1

 

   

 

 

 

 

    3.团队建设

    虹中的行政团队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可以说是乐清普高中不错的一支团队,有目共睹!是一支团结和谐、锐意进取的团队,为虹中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现个人觉得这个团队和部门建设跟不上时代与学校发展,个别部门人手不足,象我已不适应部门工作,有的部门、年段、教研组、备课组、班级等学初无计划,期末没总结,过程职责不明,制度存在虚设,没有进取。有的虽有计划,但计划性不强,针对性不强,反思不到位,缺乏力度或深层次分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痛不痒”现象。

    4.教学动力

    虽然虹中的成绩是辉煌的,但我校一线教师基本上处于苦教阶段,大量时间被束缚在教室。据我了解,多数教师教学动力不足,缺乏后劲。

    学校的调研力度不够,缺乏指导性、系统性。部分一线教师只有主教学科,没有第二岗位,如选修课开设、竞赛辅导、带学生团队、带社团活动等。

    5.科研水平

    虹中的教科研水平曾经有过辉煌,获得过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称号,但目前的教科研我觉得不如人意,处于落后态势,和省二级重点中学不相称,如2010年乐清市215篇优秀论文推荐到温州中,我校只占2篇,而白象中学占6篇,市三中6篇,芙蓉、大荊各2篇等等。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是少推荐、二怕练笔、三是等评比、四是懒反思、五是缺理性。

    6.宣传运作

    虽然今年在乐清日报上刊登盛旭仁老师班主任管理的“三严”老师,但总体宣传力度不够,对先进教师缺乏足够的激励。其实,虹中有一批教师在为学校默默无私奉献,这里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或事迹,我们要报道他(她)们的先进事迹,总结他(她)们的教育教学经验。还有我们对学校缺乏整体宣传,学校文化的设计、布局、创新缺乏一系列的动作。虹中对其他学校、社会辐射度不够。如2012年关于做好温州市第六届新闻奖教金、第五届终身班主任等评选工作,学校的力度和要求不够,让教师自报,我们的老师怕麻烦,连高级职称都不想报,还会自己去追求荣誉吗?!因此学校层面就要推动或推荐教师去应对、去争取。

三、展望未来

    变革中的虹中熔铸辉煌,艰难中的虹中彰显成就。时间是标注一个学校前进步伐的刻度。再过20年,虹中能向着未来走出多远?虹中还会再创新的辉煌吗?换句话说,虹中能否可持续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

    1.高起点规划

    学校的规划是学校的龙头,决定学校的发展出路。一个国家有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虹中也应该要有一个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系统考虑。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就有动力就有方向。硬件规划(要不要搬迁?如何搬迁?还是就地扩大面积?努力的程度如何?目前遇到什么困难?面对新二轮课改,我们走精品办学的道路还是按扩容搬迁走下去?教学用房?学生的宿舍问题?)、软件规划(五年规划、师资力量、教师水平、校风校纪)。依目前现状和发展态势,我认为虹中必须走精品办学的路子,优生优育,送优深造。

    2.高效益建设

   (1)校舍建设:我们的校园已破旧不堪,说句实在话,不中看也不中用,很多房子是危房,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不要出现拆拆补补的现象,要整体研究,长远打算,该建设的要建设,该投入的要投入,把钱用在不后悔的地方,要体现出经济效益。

   (2)信息建设:网络中心、大力开展与推进无纸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大大节约学校的纸张,为学校的开源节流做贡献。选课系统或选课平台的创建是时代需要、教学需要、管理需要。刘希平说我们要积极推进选课走班,这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总结这些年实施课改的经验和教训,最大的问题是许多普通高中学校选课走班没有真正动起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课走班,整个课程改革的要求都不可能落实。开发出来的课也会成为摆设。

   (3)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寝室6人上重点,二个重点班的重点率。虹中发展的展板,先进、优秀教师的风采展出和宣传。

   (4)团队建设: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年级段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班干部使大家看到上进心、使大家有工作的热情、有工作的欲望、有工作的动力。

   (5)师资建设:向教育局要求指标、名额,调整虹中的学科人数、师资结构。

   (6)课程建设:开足必修课,开出选修课,开发校本课程,首先张校长《人》课系列、陈友中的《生态写作》要以课程规范格式的要求进行修改、整理。同时引导每组编写一本校本课程,课题自定,统一框架,分工实施,在实践中完善。

    对学校的省二轮课改(特别是选修课中4、后4的开设与安排)要尽快拿出方案草案,供各处室修改,以便新学年实施。

    3.高标准要求

    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职称要求要纳入考核内容,使之制度化,不能停留在说教上。我们到其他学校考察、学习时,学校对老师都有很多的要求,老师都很忙,有的学校连开会都放在晚上。其实人像弹簧要压力才能成才、成长,并且对教师的要求要有可操作性,要量化,这一点很重要。只有这样,才会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反思、有提高。有的教师教学没长进就是学校对他(她)“没”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对对他(她)没要求,他(她)自己对自己也没要求,教者始终处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教师对学校发的信息有的就不看、删去,就在于我们发信息一不考虑对象,二不考虑字数,所以教师很反感,从而产生以为学校发的都是垃圾信息。因此,我们对学校发的信息也要有要求。

    4.高效能管理

    高效能的学校要教学、教研、德育、后勤、管理五个轮子一起转。每一年的新学期对上一年度的资金运作要归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拿出下一年的资金预算,要相对体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起到激励作用。

    各部门的人员配备、各教研组的教师配备要根据部门、教学的工作量来定岗、定人。现在有的部门一学期基本上没有事情,是很不正常的。加上要实行职效工资制,要想发挥高效能,就必须有个好管理,同时要协调各部门。

    各部门的职责要进一步明确、每学期计划的工作目标要明确、总结要对比目标、职效工资要和工作热情、工作成绩、目标的达成度相挂钩。年度考核要和教师的职称相挂钩,促进教师合理、破格晋级。

    要评出和奖励一批虹中的功臣教师、优秀教师,予以报道,使他(她)们在物质上、精神上获得双丰收,要建立良好的激励导向机制。

    我记得我们学校以前的固定资产,如桌椅、铁柜等都是逐个办公室、实验室等登记、造册、标记、盖印,开始有清单,期末有检查。现在呢,一切都是“白卵”,有没有固定资产流失我不知道。

    每学期期末学校要要求档案室对半年学校的大事进行整理,学年根据校办、教研处对校史进行大整理成册。

    5.高质量产出

    一所成功的学校要重视五个环节的工作:抢生源、树信心;抓学法、优过程;抓学业、提质量;战课堂、抓高考;编学案、促教研。2012年我们的新高一招生和往年一样起步早,真正是在出点子、搞宣传、树效应、抢生源。其实每一个环节都是个大课题,都可以编成我们的校本课程。因此,我们要组建相应的团队去研究、去攻克。

    我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虹中的热土、虹中的现状、虹中的变化促使我去思索,以上内容的思考让大家见笑,不当之处请谅解;我声明不对人,旨在学校发展,不当之处请包涵!

    总之,我希望虹中以浙江省二次课改为契机,抓住发展机遇,虹中人就一定能够真正把虹中办成让市民放心、让学生安心、让教师舒心,在社会上真正有影响力、有知名度、有特色的浙江省一类示范普高。

    希望虹中人扬眉吐气,希望虹中的未来更加美好!

   

                                                                   2012年7月24日

 

 

后记:为撰写此文,我翻看了《虹桥中学五十年》校庆资料,查阅了教务处大量资料,摘录了自己的部分文章材料和部分会议材料的纪录,经多次修改而成!

 

 

附件1:虹桥中学历年高中会考成绩统计表

附件2:虹桥中学历年高考上线成绩统计表

附件3:虹桥中学四个阶段发展情况汇总表

附件4:虹桥中学历年高考学科成绩统计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