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评说 |
局长视察似“阅兵”是官本位在作怪
久泰平
彩旗招展,横幅飘扬,地面一尘不染,多人陪同,美女解说,两排中学生齐刷刷的站立唱“赞美诗”……重要外宾来访?你错了,这是南充市蓬安县“学校常规管理现场会”河舒初中现场,当日来访领导为该县教育局局长姚勇及副局长等。(1月6日荆楚网)
教育局长参加学校常规管理现场会,用得着“皇帝视察臣民”这样的摆谱吗?其实这事不用做什么分析都可以找到答案。那么,为什么学校要摆这个场面呢?
在我看来,这事有着复杂原因。说白了,是“官本位”思想作怪的结果。从教育局方面看,估计平时也欣赏这种讲排场、造声势的礼节,或许认为教育局领导到学校视察工作就是上级对基层学校的恩赐,学校理应恭恭敬敬地“礼貌”待之,否则,就是没把局领导当回事。倘若不是这个心里,完全可以在本系统会议明令禁止这类本不该有的礼仪,甚至可以对搞这类礼仪制定惩戒措施;从学校方面看,或许深深领会局领导的喜好,为讨领导心欢,不得不这样委屈求全搞场面。
有意思的是,蓬安县教育局有关人士并不这样看,而有了另一番解释,一位叫邓林祥的人解释道:河舒初中当天的欢迎仪式上,学生朗诵的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国学篇章,以此表明该校欲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人景交融”。“学生并非只是欢迎教育局领导,只不过相片只照到了领导而已。”并“我们局长是非常亲民爱民的”, 教育局绝对没有要求学校组织欢迎仪式。
这样的解释太有才了!把责任全推了出去,似乎教育局根本不喜欢这样的场面似的。果真如此,教育局领导见此场面为何不予以反对甚至批评呢?至于称也只是个别学生参加了欢迎仪式,“绝对没有影响学生正常上课。”更是找借口转移视线避重就轻,影响学生上课与迎合领导的喜好根本是两码事,工作作风问题岂能仅仅用影响上课这个微观的结果来解释?可见教育局方面对讲排场的危害也是心知肚明。
搞这样的场面,对教育局领导可能一时脸上有光,觉得美滋滋的,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其实,在学生心里,在社会舆论中,对教育局领导并不一定都是崇拜的看法,相反,恐怕憎恨心理会更加强烈,因为本来作为人民公仆的教育局领导,怎么可以拿学生当臣民当道具呢?此事虽然发生在蓬安县,但在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影子。对这类不合时宜的行为,教育部门是不是应该全面进行整肃呢?
新闻链接:http://news.sohu.com/20100106/n2694054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