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族团结柱永立天安门广场没啥必要

(2009-10-05 08:29: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化杂谈

民族团结柱永立天安门广场没啥必要

 

久泰平

  
  9月4日,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艺术总监、导演组负责人陈蔚向本报记者透露,为60周年国庆大典而竖立起来的56根民族团结柱很有可能将永久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9月5日《北京晨报》)

  这位负责人的愿望也许是好的。从设计上看,这56根民族团结柱每根柱子上绘有一对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舞者,代表我国56个民族。继续把56根民族团结柱留在天安门广场上,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艺术角度看,这些民族团结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突破了以往天安门广场庆典活动的平面布局,丰富了大典的背景层次。从安全角度看,民族团结柱的承重和抗风能力非常强,可抗11级大风。

  尽管如此,我认为让这56根民族团结柱在天安门广场上永久矗立甚为不妥。其理由至少有三:一是严重破坏了天安门广场景观,天安门广场的最大特点应该是视野开阔,开阔的广场展现的是大国胸怀。而不顾这一客观特点,随意往广场上填加小的景观,包括这56根民族团结柱,无疑都会极大地影响广场的视野;二是有象征意义的建筑未必都放在天安门广场。固然,56根民族团结柱有着极其鲜明的象征意义,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见到这56根民族团结柱,会联想到56个民族大团结的温馨情景,但这也不过是种形式,既然是形式,就未必非设在天安门广场不可,如果把它放在奥林匹克公园或其他地方,同样具有象征意义;三是天安门广场不能天天庆典。象花坛造型一样,这6根民族团结柱对烘托庆典气氛有重要作用,但平时的天安门广场未必总要有这种庆典造景,否则,天安门广场就成了景观展览广场了。

  对有关负责人包括主创人员来说,这56根民族团结柱犹如自己培育的“孩子”,肯定会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久留在天安门广场,向世人展示其风姿,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放在大的视野中权衡,似乎这种想法有点太小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