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合作社里的“临时工”
图/贺桐 文/刘望
“其实养蜂是我的兼职。”龚兴福笑着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龚兴福的正式工作是在安康岚皋县的一所学校当宿舍管理员,不过,令当地人交口称赞的却是他的养蜂技术。他从20岁开始自学养蜂技术,到如今,他已经和蜜蜂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现如今的他,不仅通过养蜂年收入超过三十万元,还被聘为养蜂合作社的技术员,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龚兴福把技术传授给许多想要养蜂致富的乡里乡亲。
1 .龚兴福20多岁开始自学养蜂技术,大概看了两百多本书他才慢慢掌握了养蜂的技巧。“一开始的时候没有老师带我,我自己一个人带着蜂箱去山上收集蜜蜂,给蜂分群,那时候没少被蜂蛰,身上一蛰一个包。”从书本到实践,龚兴福前前后后花了4年时间,才完全掌握养蜂的基本技巧。
http://s11/mw690/001LofUTzy73SIquUrwba&690
2.养蜂是一件考验人细心程度的工作。每天早上8点多,龚兴福就要准时去看他的蜜蜂,去得早天气太凉,蜜蜂会团在一起,去得晚蜜蜂就飞走了,根本没法观察蜜蜂最近的情况。每个蜂箱他都要仔细观察一遍,并记录在册,对于蜂箱外部异样的,还要打开检查,避免出现病害。 http://s15/mw690/001LofUTzy73SIrhMpo8e&690
3
.龚兴福说:“正因为蜜蜂小,所以更要注意照看,春天要预防蜜蜂繁殖疾病、进行分群注蜜;夏天要防止寄生虫、取蜜;秋天要培养越冬的蜜蜂;冬天则要给蜂箱保温,避免冻害和螨虫。”他说,他照看起蜜蜂,比照看孩子还勤快。现在他一共有300多箱蜜蜂,年收入大概能有30万元。
http://s1/mw690/001LofUTzy73SIuZGx220&690
4.说起当初为什么会走上养蜂这条路,龚兴福说,自退耕还林之后,他家附近的山上就长满了刺槐,山高林密,他看着白色的槐花,就想着能不能养蜂产蜂蜜。按着自己这个想法走,龚兴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http://s9/mw690/001LofUTzy73SJhsezm58&690
5.对于龚兴福来说,他的养蜂之路总体上比较顺利,挣得多赔的少。在刚开始养蜂的前三年,由于没有摸索出足够的经验,所以赔了四五万,第四年开始,就没有再赔过了。“能否攻克技术障碍以及天气的好坏是影响养蜂的主要因素,刚开始从书本到实践的确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从第四年开始就好转了。”
http://s9/mw690/001LofUTzy73SJiGrxea8&690
6.短暂的失败经历的确让龚兴福产生过退缩的念头,好在他挺了过来。“遇到挫折的那几年闲暇时间比较多,会抽时间看电视,电视里面演的创业都会遭遇挫折,我想着再坚持一下,咬咬牙也就看到了转机。”
http://s11/mw690/001LofUTzy73SIz7m6S7a&690
7.龚兴福最初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蜂从哪里来。由于当地之前并没有人养蜂,于是他扛着蜂箱,到山上去收集野蜂,然后再把收集到的野蜂进行分群,把性格温顺产蜜量大的蜜蜂进行进一步驯化,于是才有了现在养的蜂。
http://s10/mw690/001LofUTzy73SIN3Botf9&690
8.在驯化蜜蜂过程中,龚兴福慢慢摸清了蜜蜂的性格。“蜜蜂和人一样,你要是把蜂弄疼了,或者挡了它的路,它肯定会蛰你,所以你要顺着他的脾气来。”龚兴福捧着一大把蜜蜂说。
http://s12/mw690/001LofUTzy73SIQKkav2b&690
9.尽管现在偶尔也会有蜜蜂蛰他,不过龚兴福已经适应了,身体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变化。“一方面现在养的这些峰都是分过群的蜂,攻击性比较小,另外这几十年我也有些经验,懂得保护自己了。”一只蜂落在他的胳膊上,他使劲一吹蜂就飞走了。
http://s14/mw690/001LofUTzy73SISlGJndd&690
10.由于养蜂的收入丰厚,周围的乡亲们也想跟着龚兴福养蜂,于是龚兴福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养蜂合作社,教大家如何养蜂,目前他正手把手地教乡亲们如何取蜜。
http://s12/mw690/001LofUTzy73SIU3NbB7b&690
11.很多人来龚兴福这里参观养蜂取蜜,都要带上有围帘的帽子,防止被蜂蛰伤,但龚兴福可以什么都不戴,直接和蜂接触。取蜂蜜时,他挪掉蜂箱上用来防水的水泥瓦,抬起蜂箱的木盖,掀掉一层厚厚的覆布,就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巢础了,上面蹲着上百只蜜蜂,把蜂房围得严严实实。 http://s7/mw690/001LofUTzy73SIWPDOC66&690
12.
龚兴福提起其中一只巢础并保持垂直向下,捏紧了边框使劲一抖,大部分蜜蜂被抖入蜂箱之中,三秒钟后,大量蜜蜂从蜂箱飞起,围着他转了一圈之后飞向远方茂密的山林之中。他把巢础放入另一个密封的箱子中,准备把蜂蜜分出来。
http://s11/mw690/001LofUTzy73SIZBSpI3a&690
13.龚兴福把装满了蜂蜜的巢础带进一个昏暗的房间里,并将门窗紧闭,防止蜜蜂闻到味道以后飞进来。龚兴福将巢础取出,放在一个盆上,拿一只长长的刀片抹掉了巢础上的封盖,放入离心机中。
http://s13/mw690/001LofUTzy73SJ2FgIY5c&690
http://s14/mw690/001LofUTzy73SJ4805Tcd&690
14.转动离心机,藏在蜂房中的蜂蜜就被取了出来。虽然取蜂蜜的过程十分简单,但还是引来许多人的围观,大家都迫切地想学习到养蜂的有关知识。 http://s15/mw690/001LofUTzy73SJ5fXvEce&690
15.金黄透亮的蜂蜜经过过滤,被装入玻璃瓶中保存出售,一瓶上好的原生蜂蜜的售价在50到60元左右。龚兴福说,自己把蜂养好还不够,他的心愿是利用自己所在的合作社,把养蜂技术推广给更多的父老乡亲,把陕南的养生蜂蜜做出影响力,给其他地方的朋友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http://s9/mw690/001LofUTzy73SJ7aj6848&690
16.“养蜂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从来没有感到单调,我可能会把这份工作坚持下去,干一辈子,为人类健康饮食服务,把养蜂技术传承给下一代。”龚兴福指着自己身后的几十只蜂箱,兴奋地说。蜂箱上“养蜂合作社”几个字映红了他的笑脸。
http://s16/mw690/001LofUTzy73SJ9w5npaf&690
http://s13/mw690/001LofUTzy73SJag6Xqfc&690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6-08/05/content_14019629.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