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2012-02-24 13:50:31)
标签:
海内投资原因杂谈 |
据统计,目前流入美国的2.3万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中,中国占比不到1%。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潜在投资者常常误判美国的政治形势,只因一些少数投资引起争议放大了备受关注度,从而掩盖了其他主流资金顺利进入美国的投资数量。
舆论报道投资安全忧多喜少
自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在美工厂和其它直接投资项目上投入超过120亿美元,目前在美国38个州都有投资。这些来自中国的投资虽然引发了激烈的争吵,也只有少数投资需接受国家安全审查,但大多数最终还是获得通过,其中涉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发电以及航空业等敏感行业。国际上一些知名咨询机构提醒想到国外特别是欧美投资的国内企业,只要能妥善处理投资纠纷争议,熟练投资程序,到包括美国在内一些国家投资还是能够成功的。但事实上,国内的一些舆论很容易只关注那些失败案例。
审批程序流程多
除了怕争议的心态要转变之外,国内企业还需要彻底改变对外投资中最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仍然面临资本管制和冗长繁琐的流程,对外投资的审批流程涉及多个拥有不同利益和偏好的政府部门,其中包括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各类行业监管机构。
国内企业应该采用更好的公司治理流程,尤其是应增加透明度。没有一家企业能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运营,随着中国公司向海外市场进军,它们会和新市场中的新伙伴进行越来越多的合作,需要与之建立信任。最有效的一种办法是像那些发达经济体的公司一样行事,因为这些合作伙伴早已习惯了跟这些公司打交道。
部门利益之争常常掣肘
企业可以自由裁量的权少
往往缺少具备全球经验、可在跨文化背景下处理员工或客户问题的公司高管,同时还缺少胸有成竹、训练有素、能在当地市场做决定的高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一步开放企业,招揽天下英才。有全球经验的公司高管具备专业知
识,可使中国企业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
国有企业一直主导着对外投资,但在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中,民营企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对美国的全部直接投资里面,它们的占比已经超过七成。但这些公司在中国当前制度中处于极大劣势。不管是国内投资还是国外投资,国有企业都享有更有力的政治支持、更畅通的融资渠道和更快速的投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