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城高级中学违规收费近千万

(2009-05-28 08:37:47)
标签:

穿

旅游

分类: 新闻稿件

宁城高级中学违规收费近千万

 

 来源:中国商报 |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现社 2008.11.21

复读生占一半以上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明确规定不允许公立中学再举办各类高考补习班。近日记者从内蒙古宁城高级中学了解到,今年该中学不仅没有停办高考补习复读班,还把补习复读班增加到了12个,每班达到90至100人,占全校应届生的近二分之一,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
  据高级中学的魏校长介绍:他们今年招收的复读班不是记者调查的11个而是12个。每生收费按分数从1000元至8000元不等,多数为8000元。这些收费均没有得到当地物价部门的正式批准。
  当地的学生家长估算了一下,宁城高级中学没有经过物价部门批复的违规收费可达千万元。他们拒不执行教育部的禁令,这一缺乏物价部门监管的乱收费黑洞还要扩大到多大?这位学生家长表示担心。
  最近,中国商报记者前往内蒙古的宁城县,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了解。结果发现该中学不仅存在违规办高考补习班的情况,还存在部分择校生超过自治区规定的20%的现象。
  11月1日是周六,虽然是例行放假的日子,但宁城高级中学的多数学生们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在校学习。记者采访到一位今年参加补习的女生,她说,她今年高考考了450多分,已经上了专科分数线,但她有些心不甘,还想复读一年,明年争取考到二本以上的学校。所以就到了宁城高级中学报名参加补习复读,不过她对学校收取两千多元的补习费,觉得有些心疼,因为一家人一年到头挣的钱都交补习费了。
  在宁城高级中学校园,记者采访到一位参加今年补习复读班的男生,他说,他今年高考分数在400分以下,按规定就读该校他不得不向宁城高级中学交纳将近8000元的补习费,他表示这次他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争取明年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
  记者在采访宁城高级中学违规开办补习复读班情况时,一位应届的高三女学生对记者说,学校开办补习复读班,把本应用到应届生身上的师资等优越条件都用到了补习复读班学生身上,这对他们应届生来说,有些不公平。学校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收取了补习复读生高额的学费,其次也是希望补习复读生们为学校赢得更高的升学率。据这位同学反映,该校今年共招收12个补习复读班,每班90至100名学生,而应届生是20个班,每班差不多75名学生,宁城高级中学对外宣称年升学率达到千人,其实这些成绩基本是补习生占到了一半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学校敢顶风违纪继续招收复读生的根本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还见到了一位学生家长,这位家长告诉记者,他孩子是今年的应届生,他经过了解知道,补习复读班的学生交费都是直接交给宁城高级中学财务,补习复读班的老师也都是配备的相对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该校这种违规办补习复读班的行为,对他的孩子以及所有应届高中生都极为不公平。

复读收费未经物价部门核准

  11月3日,宁城高级中学的魏校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问到教育部要求各地禁办复读班的情况时,魏校长说,内蒙古自治区是个例外,据他得到的消息是至少赤峰是个例外。他说前些天赤峰市教育系统召开了一个会议,赤峰要把办复读班延长到2010年,也就是说今年他们学校办复读班并没有违规,他们也不能算是顶教育部禁办复读班的风。他还说,宁城高级中学能把复读班办起来,而且能招收到12个班,说明宁城高级中学名气大,也说明他们有较强的竞争力。
  当记者问到学校向复读生收取1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学费时,魏校长说,赤峰市有的复读班每生最高收到了1.2万元,相对来说他们收的算是少的了。
  当问到是否有物价部门的批文时,魏校长说,他们学校没有得到物价部门的书面批文。当问到没有得到物价部门批准是否属于乱收费时,魏校长表示,他口头曾向物价部门汇报过此事。
  记者与部分学生家长核算了一笔账,今年宁城高级中学共招收了12个班,每班是90至100人,他们收取的费用在8000元以下,办复读班就能有500万至1000万元的弹性,况且还没有当地物价部门的许可,这种教育乱收费的黑洞到底有多大?
  对宁城高级中学违规招收高考补习班的行为,有业内人士认为,有些学校敢于顶风作案,除了赚取高额的补习费外,利用复读生维持高升学率也是主要诱因。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违规者得不偿失,才能刹住公办高中违规开办高考复读班的歪风,维护教育的公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