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立于怪圈之外

(2013-10-30 15:08:44)
分类: 北晨报反腐

独立于怪圈之外

/赵炎

北京晨报1029C07版,责编:蔡辉

三晋都市报》11月2日A15版,责编:张琦

武周末及唐中宗时期,朝纲比较乱,公主也可以开府设衙,封官赐爵,到处都是权力的小山头,以至于官场成了怪圈:想做官做大官,得走对门子跟对人,而不是靠科举靠政绩;一旦做了官,就拼命谋私利图享乐,而不是为朝廷为百姓。《旧唐书》对此有评曰:则士德去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人人懂得,但身在怪圈,难免不被其束缚和奴役。但也有这么一个人,能够在怪圈之外安身立命,他就是一代名相李怀远。

李怀远,字广德,邢台隆尧人,少孤而贫。

他既非李唐皇室,亦非豪族纨绔,以此出身背景,想出人头地很难,按如今的成功学逻辑,实力加机遇,缺一不可。当机遇到来时,必须及时把握。

那么,李怀远又是如何对待机遇的呢?

由于他爱读书善作文,颇受族人青睐,有人建议他走走族内当官者的门子,事实上,也确有这样具有条件的家庭向李怀远抛出橄榄枝,却被他断然拒绝,回家后还不停地生气:因人之势,高士不为;假荫求官,岂吾本志?

后来,他连续四次参加科考,终于擢第入仕。

放弃唾手可得的功名利禄,不走终南捷径,而去挤独木桥,是李怀远不理智和自命清高吗?显然不是。李怀远所追求的,应该是一种人性的制高点,即精神、信仰、意志和道德感。

借助别人家的祖荫,需要走过继程序,于亲生父母就是不孝;不靠努力而获得官位,对其他读书人就是不公平;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为官的条件而做了官,于国于民毫无助益,甚或祸国殃民。

李怀远的第一步迈得扎实,有质感,也很干净。

在古代,读书人一旦入仕,都希望回到家乡做官。光宗耀祖是其一,熟悉当地民风民情,便于施政,是其二。当然,裙带之弊等猫腻,不言自明。

实际上,这个怪圈最危险。要知道,人情裙带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如同弈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李怀远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当朝廷下诏让其出任邢州刺史时,他宁愿冒着抗旨不尊被砍头的风险,固辞不就。宰臣拗不过他,只好改授其为冀州刺史。愚以为这种精神足以鉴今,任命官员最好远离本土,以避亲族裙带之嫌。

古来贪官,当初并不一定都是贪官,他们中有的人也曾满腔热血、一身正气,决心清正廉洁,好好工作。可惜后来没有守住当初的诺言,蜕变成为千古罪人。

为何没有守住当初?恐怕跟被怪圈奴役不无关系,禁不起贪欲、人情、享乐等等诱惑,自我阉割,唯唯诺诺,从而越陷越深。

李怀远曾有诗句曰:湍高棹影没,岸近榜歌遒。人如,怪圈如,二者恰是反作用力的两个主体,谁能脱离对方而完成独立跨越,谁就是赢家。跨越自我与固守信念,其实并不矛盾,前提是,它们的内核都必须围绕着人性的制高点。成功的人,往往都能够既超然于物外,又固守于某种信念的。

李怀远无疑是个懂得超越与固守辩证关系的士大夫,身在官场却不受任何恶性循环的惯性束缚和影响。

他不属于任何,心中只有朝廷和百姓;他从不刻意的积累财富,为官清廉,即便身为宰相,进封赵郡公,他依然弥尚简率,所居住的宅邸还是多年无所改作的老房子,所乘的马,也只是款段马(一种售价很低廉的劣马)。他并非没有条件改善个人的生活环境,而是认为没必要。

左仆射豆卢钦望对他说:公荣贵如此,何不买骏马乘之?李怀远答曰:此马幸免惊厥,无假别求。心态之平和,意识之清醒,闻者莫不叹美。

如今有些官员常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自辩或自慰,这是要不得的。罔顾人性的制高点,又如何完成自我超越与信念固守呢?

克服官场怪圈之影响,李怀远以其独立的精神,践行儒家忠君爱民之信仰、廉洁勤政之意志和大公无私之道德感,终能百病不侵,这种榜样非常给力。

独立于怪圈之外,李怀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神龙二年,唐中宗扶武则天灵柩回长安,曾经的首都洛阳居然找不到合适留守。其时,李怀远早已退居二线,只挂个金紫光禄大夫的荣誉衔。唐中宗还是令其以本官知东都留守,究其原因,是由于太信任他了。

当年八月,李怀远去世,中宗特赐锦被为其充敛,辍朝一日,亲为文以祭之,赠侍中,谥曰成。这个谥,何其恰切!(赵炎)

  

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10/29/content_253557.htm

 

http://dzb.sjdsbw.com/sjdsb/20131102/

 

独立于怪圈之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