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下意识”说拜拜

(2013-10-19 14:19:54)
标签:

史话

官场

杂谈

四风

文化

分类: 北晨报反腐

跟“下意识”说拜拜

/赵炎

北京晨报1019A23版,责编:蔡辉

跟“下意识”说拜拜

导语:要认识到下意识里存在的某些传统污垢,及时建立防火墙,让每日三省吾身成为一种常态。

唐高祖武德八年,也就是公元625年,突厥侵犯并州(今太原),朝廷命英国公李勣为行军总管,都督太原。

某日,有僚吏向李勣报告说:您安排的筹粮任务,在太原县落实不下去。李勣勃然大怒:是谁阻挠?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不听我的话?僚吏吞吞吐吐说了三个字:李义琰。李义琰,新科进士,补太原县尉职,从八品的芝麻绿豆官儿。李勣遂派人把李义琰锁来问话。

要知道,眼前的李勣可不是隋唐演义里那个羽扇纶巾的赛神仙徐茂公,而是身经百战、杀人如麻的悍将呀。《旧唐书》说得很明白:僚吏惮其威。而李义琰浑然不惧,非但不跪,且昂首斜视李勣曰:公不恤民。这一下,轮到李勣茫然了:你倒说说看,本大人怎么不恤民了?说得对,饶你一条命,说得不对,把你大卸八块。

李义琰从容不迫地把朝廷赋税定例、战时粮饷筹集制度等,作了一番详细分析,说:您李大人征粮太苛,百姓承受不了,当然是不恤民。李勣心服口服,忙不迭地给李义琰施礼道歉。

在这个故事里,除李义琰之外,大家都犯了下意识的毛病。

什么叫下意识?指的是人在长期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暗示在心理、本能和客观行为上的反映,其实就是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某种常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属性,它藏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

李勣的下意识是:他怎么不怕我?其他人的下意识是:他为何不怕李将军?这种下意识是中国传统官场陋习造成的,谁违反了,谁就在别人的下意识显得很不正常。

李义琰显然突破了下意识的属性,认识并掌握了其中的玄机,让下意识变成了有意识。跟下意识说拜拜的这个过程,愚以为可以称为自省,非常可贵的自省!这种自省,在腐败行为多发期,应成为官员素质要求的第一顺位。

实际上,李义琰做事儿,往往让人理解不了,他的思维总比别人快半拍,当人们想明白之后,又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这无疑跟他能主动克服下意识思维、善于自省有关。举几个例子说明:

唐高宗即位后,李义琰由中书侍郎晋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副宰相了,同时兼任太子右庶子。当时的政坛,武则天声名鹊起、权势日熏,许多大臣下意识地追随武后,唐高宗也打算让武后执掌国家政权(高宗欲使武后摄国政),但李义琰坚决反对,多次面见高宗陈说利害,终于使得唐高宗暂时回心转意。

随着东宫太子不断变故,李义琰也不断陷入危机。先是太子李忠被废,然后是太子李弘暴卒,作为太子侍从官之一的右庶子,李义琰起码负有辅佐不力的罪责。到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弃时,武则天为笼络宫臣,明喻大赦,太子庶子薛元超等人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唯独李义琰因认为自己有错而哭泣。

再比如:李义琰身为副宰相,却住在一个没有正堂的陋室里,可能是分配的公房,史书上说他不营私第。他弟弟李义琎看不过去了,就买来建厅堂的木材送给他,他却不要,说:(朝廷)以吾为国相,且自愧,尚营美宇,是速吾祸,岂爱我者邪?义琎不理解: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兄位高,安可逼下哉?答曰:不然。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后来这些木料因放置太久腐朽全被扔了。

官员腐败也好,拍马屁谋晋升也罢,其实都是封建官场的特征,它伴随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而不断泛滥,人们视为常识并一再强化之,最终成为官员文化基因或价值观的一部分,形成了顽固而错误的下意识,这也是正常的。

李义琰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将这种下意识有意识地扔进了垃圾堆,通过不断的自省,修复了不良的遗传基因,所以成了一代好官典范。

今天我们探究历史故事所引发的下意识心理及行为反应,并不是说所有的下意识都是不好的,而是要认识到下意识里存在的某些传统污垢,及时建立起对抗这些污垢的防火墙,让每日三省吾身成为一种常态,才能树立正常是非观念,才能占领思想意识高地。

人一学会自省,也就等于跟下意识说拜拜了。(赵炎)

  

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10/19/content_251947.htm

 

跟“下意识”说拜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