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韦仁寿与不“贼民”

(2013-09-20 07:37:39)
标签:

史话

杂谈

官场

正能量

文化

分类: 北晨报反腐

韦仁寿与不“贼民”

/赵炎

北京晨报920A14版,责编:蔡辉

韦仁寿与不“贼民”

地方官的好与坏,是不是为群众着想,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隋炀帝大业末年的一个秋日,蜀郡(成都)司法衙门在牛市口处决死刑犯。按惯例,官府请来僧人念经超度,以体现临终关怀。民间通常把这种超度叫做法事

正当和尚们高诵佛经之时,有位死刑犯说:能否叫他们别念了?我们自己想拜佛。此言一出,其他死刑犯也大声附和。

监斩官喝道:吵什么?你们拜佛干吗?犯人们异口同声说:我们要为韦大人祈福,求佛祖保佑他!

监斩官不解:你们的案子都是韦大人主审宣判,干吗还要这般对他好?犯人们再次异口同声:正因为是韦大人断的案子,我们才死而无恨。

于是,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监斩官避开正堂,死刑犯们合掌磕头为法官祈福。

罪犯口中的韦大人是谁?为何这些死刑犯临死前要为法官祈福?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说一个不贼民官员的例子。

唐高祖李渊入关,以羁縻术定巴蜀,当地百姓屡有不服者,无端争讼、抗税、甚或围殴官吏事,时常发生,尤以川西南诸州最是闹得厉害。

李靖与李孝恭等将领派兵镇压,亦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一个人,前蜀郡司法书佐韦仁寿,众罪犯口中的韦大人,正是此君。

基于勉察郡国守相群牧,非其人者毋令久贼民的原则,遂拜韦仁寿为巂州都督府长史,初唐巂州都督府,治所在西昌,管辖十六个川西南羁縻州。

韦仁寿,雍州万年(今西安临潼)人,史载其断狱为官最讲平恕即公平公正,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恕罪或宽恕,而是有原则、讲法治的仁恕之道,即一方面制胜私欲、遵从自然和人文规律,用德去引导,以礼去整顿民风;一方面以法治世,用禁令去引导百姓。

双管齐下,而不是凭强力去压制。

官员如此平恕,百姓又何必去做贼?用今天的话来说,百姓人人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即为成熟有序的自律社会。这就是为什么死刑犯对韦仁寿感恩、十六个川西南羁縻州百姓对其心服口服的原因所在。

古人云:夫忠良之吏,国家所以为理也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

可见地方官的好与坏,是不是为群众着想,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韦仁寿治理南宁的故事,也颇能说明问题。

隋末唐初,对巴蜀、广西及云贵等地,羁縻政策是不二选择:一边是大军压境,一边是百般安抚,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以期纳入朝廷管理。

但羁縻政策的成效,往往取决于地方官的操守。譬如韦仁寿赴任南宁之前,朝廷每遣使安抚,类皆受贿,边人患之,或有叛者。官员非但不能以政裕民,反而大肆盘剥百姓,羁縻政策还如何有效?

韦仁寿治南宁,用的依然是平恕之策,弱,安抚为上,以不扰民为第一准则。他的官职是检校南宁州都督,辖八州十七县,方圆千里之地,而他只带500个士兵。另外,他连一个安稳的办公场地也没有,寄居在越巂(西昌),每年仅巡视各地一次。

他难道无权让百姓帮他筑城?非也,他是不想扰民。

然而就是这样,八州十七县还是被他治理得法令清肃,人怀欢悦

有一次巡视完毕要返回寄居地,酋长们舍不得他走,说:天子派遣您担任南宁州的都督,您为什么忙着离去?韦仁寿说:南宁州目前并无城池,我不走不行啊。诸多酋长们乐了:这还不容易!我们大家伙儿帮您修筑城池。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只用了十天时间,一座后世闻名的石城便竣工了,还为韦仁寿建造了官署与住处。如今这座石城的遗址,就在曲靖老城以北二十里。

如今,有的官员迷信打一棍子给个红枣吃,以为这就是管理,其实太小儿科了。地方官的政治行为规范,在古代除了强调忠君事君之外,还要爱民恤民富民利民,官员真正同融为一体,才能做到不贼民,而棍棒的作用恰恰相反。

韦仁寿能让死刑犯折服,靠的正是兼济天下的勇气与决心,靠的正是平恕为民的有效实践。

晚年,他仍向朝廷请命徙居镇守南宁,这种活力与使命感,无疑来自于他的以民为本的底气以政裕民,而不是扰民、贼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颇资研究价值的课题。(赵炎)

 

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09/20/content_247810.htm

 

韦仁寿与不“贼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