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炎
赵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50
  • 关注人气:18,3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人时兴“叫外卖”

(2012-11-22 09:41:39)
标签:

史话

南宋

餐饮业

市民

叫外卖

分类: 宋朝有些搞
南宋人时兴“叫外卖”
文/赵炎
先驱报》2012年11月24日D04版
人口导报》(济南日报社)2012年12月9日
南宋人时兴“叫外卖”

    老板,给我送一份盖浇饭,要快;老板,我中午吃“笑靥儿”(一种甜馅的面点),外加一盘烧茄子;老板,麻烦预定个大师傅带上家伙什,我欲在家设宴招待贵客......
    这些话听起来怎么那么耳熟?是的,如今一到饭点,你到饭馆酒楼听听,几乎都是这些话,文雅的说法,叫“订餐”,时尚的说法,就是“叫外卖”。
    时间前溯八九百年,在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杭州),这种现象也是常见的。
    南宋时的临安绝对是个大都市,人口过百万不说,且大多是移民,有钱人那叫一个多。人嘛,一旦不缺钱,吃喝玩乐的心思准爆棚,偷个懒,吃点好的,图个方便,或者炫耀一番啥的,自然也不在话下。就譬如吃饭吧,上至大皇帝,下到小市民,南宋人似乎都不怎么喜欢吃家里做的饭。
    皇帝叫外卖,还给小费
    淳熙五年二月初一,孝宗到德寿宫问太上皇的安,赵构派内侍到市场上“宣索”旧京(今开封)人制作的菜肴,叫了李婆杂菜羹、贺四酪面、臧三猪胰胡饼、戈家甜食等外卖,还高调向客人推荐:“此皆京师旧人”名菜。
    隆兴年间的一次观灯节,皇宫在中瓦搭台观看,夜深后孝宗皇帝还叫了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等来宵夜,并优惠给价,“直(值)一贯者,犒之二贯”,他也不嫌麻烦。
    你说奇怪不?有御厨不用,偏去“叫外卖”,还大把的给“小费”。遇到这么阔气的皇帝顾客,不把饭馆老板的嘴乐歪了才怪。
    快餐、外卖、订餐,一条龙服务
    皇帝叫外卖,市民也一样。“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经纪”即经济,相当于有薪阶层,“旋买”即买回来吃。
    需求催生服务,聪明的老板们为了揽客,推出快餐和送餐服务,就在情理之中了。
    比如有顾客赶时间,“欲速饱”,饭馆伙计就先上盖交饭之类,再上“细菜”(点后再烹制的菜品),这样就节省了顾客等待的时间,近乎如今的“快餐”。
    若有顾客不愿在店里吃,又不想自己在家做饭,怎么办呢?那么,只要派个人先来点菜,“逐时施行索唤”,相当于如今打个电话,饭馆就实行上门服务,派专人“就门供卖”,送到再付钱,以方便顾客。“清明上河图”中就画了一个正往不知谁家送外卖的饭店小伙计,其举止神态之细腻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南宋的饭馆也登门承办筵席,如比较大的酒楼就有“筵会假赁”的服务项目,由“四司六局”承包,租赁器具,供应酒菜,从下请书(请帖)到安排座次、桌前执事等等,都有人承揽备办。主人只要出钱,不用费丝毫力气,就可以在家里举办盛大宴会。
    “外卖”市场也细分
    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的“外卖”也有细分市场的。
    正店,也就是豪华大酒楼,一般不提供外卖服务,所谓店大欺客,南宋时也有这陋习。你想叫碗面条或盖浇饭,门也没有,人家只服务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的上层客人,讲究一整套服务程序的。
    如贵客来了,先“提瓶献茗”,入座饮茶一杯,再端上“看盘”,开始点酒菜。有传菜的伙计记唱念报给厨房,厨房里有“铛头”记录在案,依次烧菜,须臾,“行菜者左手三碗,右臂自手肩驮叠约二十碗,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当然,这种豪华店也提供大型宴会的承办。
    脚店,一般指特色经营店,“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好比如今的中档餐馆,接待中档消费的客人。这种店通常有外卖服务,不过,大多外卖套餐,其消费估计不会低于肯德基,没个几十百把快钱,也不会送。
    分荣,则相当于大排档,此类小饭馆的外卖生意最火,服务也最贴心,随叫随送,新鲜热辣。甚至还有专营外卖生意的“分荣”,跟今天的盒饭铺子差不离儿。(赵炎)
 

 

http://news.163.com/12/1210/00/8IARJEK700014AED.html

 

南宋人时兴“叫外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