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着西门庆等四位菜鸟学约会

(2012-05-07 08:23:02)
标签:

文化

读书

西门庆

水浒传

约会

情感

生活

两性

看点

杂谈

赵炎

分类: 我俗

跟着西门庆等四位菜鸟学约会

文/赵炎

跟着西门庆等四位菜鸟学约会

    用“菜鸟”这个词来形容水浒里的风流男士们,并非是我对他们的不敬,而是历史或小说局限了他们。试想,他们“生活”在宋代,一辈子能有几次男欢女爱的约会机会?又能积累出多少宝贵的经验呢?在“身经百约”的现代人面前,西门庆最多算小学毕业,而张三郎呢,简直就是文盲,更遑论那位和尚裴如海和管家李固了。

    尽管他们个个都是约会菜鸟,但成功概率却达到了百分百,绝无失败记录,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的约会对象骨子里都是荡妇,男人稍加撩拨,即可逞其所欲;还有人从时代的高度进行分析,说是因为社会大环境提倡禁欲,长期的压抑感迫使部分女性主动寻求“解放”,从而帮助男人提高了约会成功率。赵炎以为都有道理,但不全面,起码有“埋没人才”之嫌,轻忽了这些“菜鸟们”近乎出于本能的约会技巧。

    张文远善于盯眼

    在《水浒传》第二十回中,有这样的叙述:一日,宋江带后司贴书张文远来阎婆惜家吃酒......那张文远见这婆惜有意以目送情......这事如何不晓得?因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便记在心里。向后宋江不在时,这张三便去那里,假意儿只做来寻宋江。那婆娘留住吃茶,言来语去,成了此事。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阎婆惜是对小张同志来电,所以才眉目传情。可是反过来想想,张文远的“被电”也很是蹊跷,他一个客人,老是盯住人家女眷的眼睛看,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术不正,同时也说明他或许深谙约会中的某个规则,即通过留意对方的眼神,来把握对方的心理,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阎婆惜进行眼神交流,无疑是在告诉阎婆惜:你的眼睛很美,我已经神魂颠倒了。

    约会中的眼神交流,在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什么奥秘了,但千年之前的“菜鸟”张文远,能有这么成功的发挥,实在不容易!

    西门庆精于话题

    比起张文远来,西门庆又高明了不少,他不但对潘金莲的眼神、脸色、举止一览无余,还能够在话题上大做文章,随时掌握说话的主动权。

    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有相当精彩的描述,在王婆的安排下初次约会,潘金莲先是表现得很窘迫,西门庆便盛赞武大郎以宽其心:“娘子差矣!古人道,‘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似娘子的大郎所为良善时,‘万丈水无涓滴漏’”。当王婆离开,西门庆主动询问潘金莲的年龄,并顺势交代自己的年龄,表示很羡慕武大郎讨了个好媳妇,与王婆唱双簧,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婚姻不如意但多情多金有主见”的角色。这个过程中,潘金莲始终都是倾听者,主动权一直在西门庆手中。

    显然,西门庆在约会前做足了功课,虽夸夸其谈,却句句切中要害,因为他已经通过王婆了解到了潘金莲的大致情况。由于把握了话题的主动权,彻底摧垮了潘金莲的心理防线,随即乘筷子掉落桌下的机会,大胆地“去那妇人绣花鞋儿上捏一把。那妇人便笑将起来,说道:‘官人休要罗唣!你真个要勾搭我?’西门庆便跪下道:‘只是娘子作成小生。’那妇人便把西门庆搂将起来”。好事乃成。

    裴如海出奇多礼

    和尚四大皆空,本来不应该耽于俗事,但在《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里,黎裴如海对于俗礼的表现实在“出奇”的到位,谦谦有礼还不咄咄逼人,初次约会,在短时间里就赢得了一个美貌少妇的好感。

    潘巧云的前夫王押司去世两周年,请一干和尚做道场,裴如海大包小包的,没少送东西。潘巧云不好意思了:“甚么道理,教师兄坏钞!”裴如海很谦虚:“贤妹,些少薄礼微物,不足挂齿。”潘巧云更加过意不去:“师兄何故这般说?出家人的物事,怎的消受得?”裴如海亮出底牌:“敝寺新造水陆堂,也要来请贤妹随喜,只恐节级见怪。”所谓“礼多人不怪”,送礼与人,一般不会引起反感,导致自己歇菜。果然,潘巧云很快就“一点情动”,跟裴如海开始眉来眼去了,还答应明天就去庙里回访。

    裴如海的多礼,可圈可点之处甚多,真乃“菜鸟”中“人才”也。比如,潘巧云致歉说功德钱给得不及时,裴如海忙说“不足挂齿”;潘父出来感谢时,他又认人家作“干爷”;潘家父女答应去庙里还愿,他说了“谨候拈香”、“多承布施”等客气话,一派谦谦君子的风格。第二天,裴如海亲自到山门迎候,又是“绝细好茶”,又是各种“希奇果子,异样菜蔬,并诸般素馔之物,摆满春台”来款客,其充分表演,把自己包装得太优秀了,一步步燃起了潘巧云的欲望。

    李固的温柔体贴

    在《水浒传》里,没有关于卢俊义的管家李固与主母贾氏勾搭成奸的具体描述,只是燕青说了:“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若去,必遭毒手!”

    那么,“原有私情”是如何形成的?单说卢俊义“不亲女色”,赵炎认为理由不够充分。如果李固不能在某一方面获得贾氏的好感,且不说第一次约会了,即便是每天见面,又如何产生化学反应?

    其实,李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可用怯懦胆小来概括。这类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男人的阳刚之气和火爆脾气,换句话说,就是温柔。而李固之于贾氏,还有一层主仆关系,这就注定了在二人约会时,李固除了天性温柔之外,还得表现出对贾氏的恭顺。于是乎,在贾氏眼中,李固的形象也就完美了,既温柔又体贴。再看看卢俊义,不是出门做生意,就是成天打熬筋骨,也难怪贾氏对他失望而红杏出墙。

    男女之间的约会一旦既成事实,男人英俊的外貌和财富的多寡,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双方的情感才是真正的主宰。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年轻的贾氏在英俊而富有的卢俊义身上得不到所需要的情感慰藉时,她会怎样?必然会感觉不自在。此时,负责日常家务的李固,其怯懦和细心的表现,就会引起贾氏的注意,并转换成她所需要的温柔体贴。

    因此可以得知,他们之间的第一次约会,贾氏应该是主导者,李固则是顺杆子而已,有了第一次,其后的再幽会,“菜鸟”李固的胆气也就壮了,但温柔体贴的风格应该不会改变。贾氏从李固身上找到了莫大的情感安慰,使得这种奸情得以巩固并长期发展下去,这才出现了贾氏没有反对李固出卖卢俊义、并跟随李固叛逃而被杀的结局。

    汇总一下:上面四个“菜鸟”,尽管都不是什么好鸟,人品一个比一个差劲,口碑一个比一个臭屁,但他们积累的约会“实践”,还是值得如今的小青年学习和借鉴的。掌握了眼神交流、控制住话题节奏、注意对女性客客气气、把女性当弱者加以呵护,这四条秘诀,实事求是地说,比约会提前到、大把送鲜花、穿戴得整整齐齐等面子活更具有杀伤力,不信?那你不妨赶紧找个女朋友约会,用这几条去试试。(赵炎)

     拙著《就在历史拐弯处》即将上市,华侨出版社出版,敬请关注支持!

跟着西门庆等四位菜鸟学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