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批刘谦:一幕精彩的“骗中骗”好剧

(2010-02-21 16:37:06)
标签:

骗中骗

韩寒

刘谦

赵炎

杂谈

文化

娱乐

社会

分类: 杂说

韩寒批刘谦:一幕精彩的“骗中骗”好剧

文/赵炎

感谢长江日报南方日报刊用此文

韩寒批刘谦:一幕精彩的“骗中骗”好剧

    春节虽然远去,但余波尚在。眼下最热的国内大情小事,莫过于韩寒和刘谦之间的“遥相呼应”。先是“韩寒批刘谦集团诈骗”掀起网络旋风,然后是“刘谦凌晨发帖还击”;紧跟着韩寒再跌软“韩寒更新博客:何必苛求”。中国的那些高级精英们太清楚如何进行默契的“对骂”来抢老百姓的眼球,进而让老百姓乖乖掏腰包。韩寒批刘谦“集团诈骗”,很显然是一幕经过精心策划和编排的“骗中骗”好剧。

    说句实在话,今年的春晚,刘谦的表现比小沈阳精彩,赵本山和他的爱徒们齐唰唰走了“麦城”。以韩寒的性格,他是不会对赵本山及其爱徒落井下石的。谁抢了风头,谁成了“弄潮儿”,韩寒就对谁开骂,这似乎已成韩寒的习惯了。

    韩寒是开着坦克来到人间的,嘴里哼着济公的小调,“那里不平那有我”,晃晃悠悠,晃到哪,算哪,壮烈了,拉倒。他曾经批过国家宪法,批过现行教育制度,批过文学评论家白烨,批过孔子,还好没有壮烈,太太平平地活了下来。

    我早就纳闷,韩寒为什么不去“打倒鲁迅”呢?为什么不去骂死李敖呢?为什么不去批判余秋雨呢?现在终于有了答案:韩寒从不欺负弱者,从不干落井下石的事情。鲁迅先生混得多惨啊,连教科书也渐渐呆不下去了;李敖混得也不怎么样,在大陆已经淡出鸟了;余秋雨算老几?名声早臭了。杀鸡焉用牛刀?开着坦克的韩寒对“弱势群体”是不屑一顾的。
    中国的魔术,刘谦并非第一人,而魔术是假的,连黄口小儿都知道,何来“从摄影师,导播,女主持,到桌子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安排的”集团诈骗一说?高级精英就是高级精英,韩寒目光如炬,看准了刘谦必将火爆,此时不批,更待何时?批刘谦,连带着批央视,于是乎,热点频仍;刘谦原本就是精英,从去年春晚开始走红,到今年春晚的出色表演,俨然跻身高级精英行列,当然知道韩寒之举的重大意义了,立刻做出“默契”的反映,与韩寒“遥相呼应”。若是换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开骂,刘谦恐怕理都不理,总不能白白放下架子,与非“高级精英们”“对骂”吧?那岂不是太掉架了?

    韩寒批刘谦,有两层意思。一是批刘谦的魔术之假,欺骗了老百姓。二是既然你刘谦骗了老百姓,何不与我韩寒“默契”一下,合伙骗骗这个世界?中国的高级精英们历来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刘谦也是聪明人,一拍即合,“骗中骗”的好剧开场了。

    目的一:骗取舆论制高点。在这幕好剧里,韩寒是主角,刘谦次之,而众多传媒则提供了舞台和道具。大家合伙,左右舆论。

    目的二:骗取免费的包装。现在的“包装公司”从不干赔本的买卖,要想出名,请掏腰包。但是,如果有了名人“对骂”,那就不同了,“包装公司”很乐意接这个单的,免费就免费吧,哪怕垫资“包装”都可以。

    目的三:骗取老百姓的钱。鲁迅早就说过“国民,愚昧”的话,鲁迅大概过于武断了,咱国民中的精英群体可不愚昧,而且聪明着呢。动动嘴皮子,摇摇笔杆子,互相骂几句,于是乎,报纸热卖,杂志热卖,网站点击率飙升,电视收视率大增,广告收入滚滚而来。

    古往今来,不都是这样的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