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娱乐异化的又一畸形儿
文/赵炎
最近“凤姐”的横空出世,就连芙蓉姐姐都要退避三舍了。这个在上海一家超市当收银员的25岁的重庆女子,身高1米46,自称“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前推300年后推300年,无人超越”,征婚条件是“身高176到183之间,非清华北大硕士不嫁”……不“惊天地,泣鬼神”,绝对死不休。对“凤姐”加深崇拜,得益于江苏卫视的一个节目。节目中,“凤姐”的帅气前男友和帅气后男友,脑袋彷佛都被哪个神仙灌了浆糊,都对“凤姐”表现出爱慕无比,“凤姐”却淡定自若继续呼吸人间空气。这超乎常理的举动,不得不让人怀疑是赤裸裸的“炒作”——拿缺点做反差,拿尊严换“炮弹”,完全不顾忌看客是否要撞墙。“凤姐事件”不是娱乐遭遇异化的孤立个案,往前溯去,周星驰,超女,小沈阳,周立波,芙蓉,娱乐异化的“畸形儿”早已风起云涌,遮天蔽日。
媒体动不动玩一点插科打诨,很“时髦”但却还算不上娱乐的异化。正常的娱乐无疑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唱歌、跳舞、小品、电游,各种不同形式的娱乐,都是因我们的需要而出现的。我们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在紧张、繁琐的世俗生活当中,在无数的烦恼、痛苦当中,娱乐可以让我们松弛一下神经、休息一下身心。在歌与舞中获得愉悦。何况,娱乐还具有疗伤功能,能给普通人带来暂时的自我安慰。
不幸的是,自从周星驰“无厘头”的出现,娱乐已不再是单纯的娱乐了,而是异化成了炒作的工具,成名的途径。从“超女”到小沈阳,从周立波到芙蓉,再看现在火得发紫的“凤姐”,我们的娱乐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娱乐,成了被完全异化了的娱乐。“凤姐”如惊雷一炸,娱乐界霎时阴霾密布,三秒后,阴霾知趣退去,化作能量让人人都能自信附体;“凤姐”都敢出来散步,都敢上电视台高调征婚,他人又有啥理由不敢呢?纵观“凤姐事件”的前后经过,不难发现,这次轰动的造星运动,本就是“凤姐”和某策划公司一起做的手脚,包括“凤姐”的两个男友,都是不折不扣的“托”。社会急速地“泛娱乐化”,娱乐急速地被异化,必将出现类似于“凤姐”这样的娱乐“畸形儿”,以后还将出现更多。
娱乐被一旦异化,什么东西都可以拿出来娱乐一番的。看看雷人“凤姐”的媒体亮相,机关枪似的射出一堆雷言囧语,用矮小身高和一般相貌,来挑战全国人民的审美底线,如此“娱乐”,不能一“炮”走红,则媒体就该死了。当今时代是一个“娱乐被异化”的时代,整个社会已经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娱乐被异化”趋势。异化娱乐主宰下的所有电视频道、报纸杂志、各大网站首页,到处都是娱乐异化的重头戏。虽然“娱乐至死”的口号早就流行,娱乐主导媒体的现象早就存在,但“凤姐事件”的出现,依旧让我们感觉到,娱乐的被异化,已开始迅速穿越娱乐的边界,肆意蔓延,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事实上,今天的受众对“娱乐异化”造就的“畸形儿”们早已嗤之以鼻,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了。“凤姐”火爆之后,“凤妈”为什么会觉得丢人现眼呢?街坊邻居的议论呗,而某些媒体却依然“有眼不识泰山”,还在把“畸形儿”当“卖点”,最后的结果恐怕并非幸事,不外乎是既丢市场又跌品位。
异化的娱乐一定会继续异化下去,这种声浪在淹没掉“凤姐”之后,又一定会转向更多的娱乐性标的物,创造出更多的娱乐“畸形儿”。“信凤姐,得自信!信凤姐,得永生!”沸腾的娱乐异化浪潮里,“畸形儿”一个又一个地撞入我们的视线,看似繁华而快乐,但社会大众的精神土壤,甚至整个文化生态,都将会在这些“畸形儿”的疯疯癫癫摇头晃尾的亮相里渐渐地荒芜和沙化,这才是真正的危险和吊诡之处。(赵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