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根文学渐成中国文学主流

(2009-11-13 15:40:36)
标签:

草根

中国文学

赵炎

杂谈

文化

分类: 杂说

草根文学渐成中国文学主流

文/赵炎

草根文学渐成中国文学主流

   

    看到《小二黑结婚》就想起草根作家赵树理,他的作品是真正地影响一代人的好作品,比那些贵族文学、颓废文学、新奇文学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我最近也在阅读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郁闷的是看到后面就把前面的内容忘记了,就如同过眼烟云,现代作家实在悲哀!

    文学这个东西现在似乎变得越来越冷清了,文学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离谱了,潮流成了文学的主题,媚俗成了创作的原动力。看看现在红得发紫的所谓文学大家们,多数都是些沽名钓誉的家伙,靠一部或几部文学作品出名后,开始吃老本,没有创新,没有深度。文学的生命力在渐渐萎缩。

    文学作品应该植根于草根,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让时代立体化,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左右读者的意志,才能算是影响一代人的好作品。贵族文学、颓废文学、新奇文学的创作是不可取的。

    央视〈百家讲坛〉能够让易中天等人走红,就是看到了草根文学的生命力,代表了中国文坛的价值取向。古典的东西或者说是国学在中国确实博大精深,但研究者能有几人?易中天,于丹等人就是把这些高深的东西演绎成为现代的东西,利用央视这个平台做了文化的普及,于是,他们成功了。过去没有电视,普及历史文化只能靠说评书的,传播与影响要大打折扣,但草根一族确实需要这样的传播,〈百家讲坛〉看到了,易中天等人做到了。

    赵本山也是一个例子。老百姓喜欢他作品的特点,就是简单、直接而能反映现实。有的人说他太土了,可是这样的“土”总比胡编乱造的作品强吧。能够反映老百姓落后的东西,是一种进步,这样的勇气就很值得提倡。

    看现在的电视剧是最让我倒胃口的事情,按说电视剧是最能反映生活的一个艺术形式,可如今的荧屏上,聚焦的多是资本家式的生活,小资情调太泛滥,假的东西太多,根本不现实。真正反映平民生活的好作品,电视上很少,但播出后却很受人欢迎。像《刘老根》、《当家的女人》等作品,相信喜欢看的人不少。电影《暖春》据说只花几十万元的拍摄费用,但照样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就是反映草根生活的作品,现在好像又改编成电视剧了。而那些所谓的耗资上亿元的大片,没有多少情节和内容,纯粹是风光片或名人片,浪费社会资财,最后的命运就是被老百姓彻底遗忘。

    贾平凹的作品我也很喜欢,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乡土味道。他是一个有点传统味道的作家,长年在乡下闭关写作,草根味十足,所以他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文学这个东西是需要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是需要钻进去还能出得来的,会写几首诗,就在那里孤芳自赏,结果是曲高和寡没有几个人知道,管个屁用。

    草根文学,是大众需要的东西,绝对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期待着更多更好的草根文学作品出现。(赵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