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红楼女儿们再成熟些
文/赵炎

一部红楼清梦史,多少人间辛酸泪。
《红楼梦》让我百读不厌,也让我感慨万千。红楼女儿们或多情,或痴情,或含蓄,或奔放,性格各异,命运多舛。抛开夫人姨娘老姆姆们不说,除了李纨和王熙凤,其他女子大多年少,就如同蓓蕾初开,虽娇艳无可方物,然难禁风雨。我是打心眼里希望她们成熟起来,成熟些,再成熟些!
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读书的作用是为了明事理,林如海与贾敏对黛玉的教育方式明显是有失误的。黛玉的不成熟与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与诗书为伴让她养成了孤傲、天真、率直的个性,与社会严重脱轨,“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一个只能活在“天上”的女子,怎么能适应人间的社会呢?她蔑视功名权贵,同时也劝宝玉别走封建的仕官道路,最后爱情被扼杀泪尽而逝,这个结局就是必然的了。如果黛玉成熟些,在宝玉的问题上与贾府当权派保持一致,薛宝钗如何是黛玉的对手?
薛宝钗在红楼女子里面似乎略显成熟些,其实也不尽然。宝钗的不成熟体现在对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上、自觉的执行上和可悲的殉道上。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如果宝钗成熟些,她就不会这样多管闲事了。说到底,别人考不考功名,别人重不重德行,与宝钗其实没多大关系,耗子还是让猫去捉吧。宝钗是读了不少书的,特别是儒家的书她一定读了不少,中庸之学的核心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宝钗竟然没体悟到,遗憾!
袭人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工作认真,在大观园里口碑不错,看起来好象很成熟,而且还有别的少女们不曾有的性体验。一般来说,少女涉性,变成女人,是成熟的标志也,可是袭人却并不是很成熟。我们知道,女人征服男人,首先要征服男人的心和思想,而不是性。袭人以为自己是大观园里唯一的与宝玉有肌肤之亲的人,而且还通过打“小报告”的方式获得了王夫人的信任,生米做成熟饭在先,得到家长支持在后,必能成为宝玉的“偏房”,从此算是有始有终了。袭人的小算盘实在是天真。
平儿是一个聪明人,是凤姐儿最得力的心腹助手。她聪慧、干练、心地善良,又善于处世应变,以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竟能体贴周旋,不能算不成熟。然而,平儿真的是不怎么成熟。探春代理家政的时候,平儿做副手,平儿在二把手的位置上干得真不错。管家媳妇们欺负探春年轻,又是庶出,生身母亲赵姨娘也来惹是生非,要是没有平儿帮忙,恐怕探春早就下课了。平儿如果成熟些,也学学现在的“二把手们”做个“甩手大爷”,让强悍的探春下课,再上来个迎春、惜春等软弱的小丫头管事,平儿完全可以架空她们,让她们成为“傀儡”,从而达到实际掌权的目的。
红楼女儿人数不少,我不能一一说明,黛玉宝钗是贵族女子们的代表人物,袭人平儿是丫头们的代表人物,连她们都不成熟,遑论其他?《红楼梦》给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红楼女儿们需要在借鉴中成长,需要在借鉴中成熟,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赵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