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市 2005年中学语文 教学论文 评选

(2009-07-15 00:05:20)
标签:

教育

关于公布 杭州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2005年教学论文 评选结果 的通知
       杭州教研(2006)第17号
  杭州教研网(2006-1-13)   
县(市)、区教研室; 市区各中学:

    杭州市中语会2005年教学论文评选业已结束。本次论文评选共收到论文241篇,评出获奖论文72篇,获奖比例占送评论文总数的30 %,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38篇。

一 等 奖(6篇)

1 楼红维 萧山第六高中 让课堂讨论来得更实在些吧——阅读课堂有效讨论的制约和对策
2 王 虹 萧山第五高中 互动阅读,多元对话
3 黄萍萍 萧山第二高中 解读空白:让阅读更加厚实
4 郭成长 临安锦城二中 通过对话,奏响课堂生命之歌
5 陈香莲 余杭临平三中 新理念下优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6 陈金兵 杭州机场路中学 文本重组,主题重建——从五个“父亲”文本的教学重组看教材程序性资源的开发

二 等 奖(28篇)

1 汪 洁 杭州学军中学 课堂求诗意,动态自生成——浅谈语文课堂的生成
2 蒋 平 杭州学军中学 说说阅读感受——关于阅读之二
3 李胜建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关于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4 朱 红 杭州江城中学 提高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尝试
5 潘 静 杭州建兰中学 从综合性活动课谈语文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及其重构
6 杨利民 杭州清河中学 在开放中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7 夏 悦 杭州第十中学 撑起一片阅读的蓝天——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策略研究
8 周素颖 杭州建兰中学 在语文学习中开发利用西湖诗文资源,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9 何立勤 杭州文澜中学 四“度”引导,走自主探究之路——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10 金宏芳 杭州九堡中学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程评价
11 陈丽敏 杭州采荷中学 夯实 激活 点拨——浅谈个性化写作指导的三部曲
12 徐一军 杭州春蕾中学 超越功利,关注生命——浅谈新课程视角下如何抑制语文教学的“匠气”
13 韦英俊 杭州安吉路学校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拓展
14 许秀旻 杭州光明中学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5 赵卫群 杭州西湖职高 解读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阅读教学——《致橡树》三次教学得与失的思考
16 陈国群 杭州第十五中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作业的实践和思考
17 吴 娟 杭州第十三中学 骑驴何必找驴——初中语文阅读“整体教学”初探
18 李雅娟 萧山第六中学 挖掘古人文资源,提升学生作文品位
19 刘 颖 萧山第五中学 多维积淀,互动生成——古诗词鉴赏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
20 赵银芳 萧山义桥实验学 校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实践与研究
21 黄吉涛 萧山第三中学 万紫千红总是春——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师生错位及其调控
22 杨 英 萧山金山学校 在情感的天空中诗意地学习——散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案例研究
23 潘细进 萧山党山镇中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的策略研究
24 李 丹 余杭第二高中 对合作学习中几个难点的探索
25 楼 红 余杭树兰实验学 校 最具诗性的阅读——体会——诗歌教学的快乐之源
26 胡蝶飞 临安锦城四中 精心预设,动态生成——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认识
27 阎春侠 桐庐中学 论语文校本开发与教学实践
28 胡玉兰 淳安威坪初中 初中语文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三 等 奖(38篇)

1 陆凤仙 杭州江城中学 自主,尚需师傅领进门——谈谈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导”
2 韩 颖 杭州清河中学 有关动态化问题生成空间的调查报告
3 卢晓春 杭州服装职高 浅谈言语教学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4 姚娟华 杭州北苑中学 为学生开启一扇窗,他们会发现一个世界——读报、摘报、评报活动对语文学习的意义
5 李新叶 采荷实验学校 构建语文探究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
6 汪湖英 采荷实验学校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修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7 谢丽云 天杭实验学校 对2004、2005年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写作部分的考查分析
8 赵红青 明珠教育集团学校 《新课标》下的名著导读实践探索
9 陈幼红 明珠教育集团学校 语文课堂教学“留白”策略的实践探索
10 陈仁夫 杭州浦沿中学 巧架彩虹变通途
11 章思红 杭州第十五中学 课后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
12 陈岳夫 杭州长河高中 因文生情和借助引力——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情景创设方法刍议
13 陈灿钢 杭州长河高中 从预设到预想——生成式教学初探
14 华 琴 杭州第十四中学 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15 唐海金 淳安左口初中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6 钱颖美 淳安二中 对一堂记叙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反思
17 钱慧萍 淳安分水初中 视觉感受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8 黄 洁 桐庐中学 元认知与语文教学
19 魏燕芬 桐庐城关中学 学生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开发利用的教学探索
20 程红鑫 桐庐三合中学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的新视点
21 丁更丽 萧山高桥初中 基于新课程:促进初中生写作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2 朱秀法 萧山瓜沥二中 初中生“课外阅读最优化设计”的策略研究与实践应用
23 傅玉霞 萧山河上镇中 立足生命生成,培育丰盈心灵——凸现初中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
24 祝宏亮 余杭中学 让作文绽放哲学的深邃
25 钟洁亮 余杭中学 语文课,请大胆地和学生“谈情说爱”——谈高中教材爱情作品的情爱教育
26 应 健 余杭第二中学 提高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度的认识与实践
27 叶 菲 余杭瓶窑中学 审美:高三语文复习之不可忽视点
28 史颖华 余杭乔司中学 生成境界,探究鉴赏,综合发展——诗歌的“生成—探究—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29 徐建峰 余杭临平三中 改变阅读教学现状,倡导个性化阅读
30 陆建胜 富阳二中 生成,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构建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31 洪申健 富阳新登中学 在现实与梦想之间
32 章林华 富阳永兴中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和思考
33 周美君 建德寿昌中学 语文享受型“学习主题”的建构
34 李瑞青 临安天目高中 双脚走进文言文教学的殿堂
35 戴亚明 临安昌南中学 随风潜入夜,润“文”细无声——作文之积累教学漫谈
36 童雪娟张拥萍 临安天目高中 作文,要善假于“物”——高考作文选材例谈
37 方列军 富阳富春中学 引百川之水灌溉作文之花
38 黄 勍 富阳东洲一中 抓住课堂提问契机,促进师生合作学习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杭州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2006年1月10日 

 

                 在杭州地区语文教学展示上的发言
                     童桂香 杭州市萧山五中   2007-5-25 
各位专家、同行:

    下午好! 首先十分感谢杭州市教研室给我们这个展示的机会,学习的机会,促进提高的机会,也十分感谢各位能来到我们五中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
    我们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我们语文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今天上午开设教学展示课的9位老师中,有6位是教龄5年及以下的年青老师。说实话,我们是“丑媳妇见公婆”,就想让我们的年青教师在行家面前弄弄斧头,暴露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以便得到各位的指点和指导。另外,这9位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我们语文组近几年的教学思考、教学实践和教学上的困惑,我们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共同交流、探讨。
    下面我代表语文组谈谈我们在高考复习、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上的思考、实践和困惑。
    我们语文组这几年的高考复习应该是做的比较系统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05年高考中,文科语文单科有7人进入区前十名,其中前三名均为我校学生。理科语文单科也有3人进入区前十名。高考复习教学我们遵循“统一行动,集团作战”的原则,整个备课组拧成一根绳,统一思想、统一进程、统一操作,使得三轮复习有条不紊的进行。第一轮,我们主要采用“面上铺开,各个击破”的方法,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考点,明确各考点涉及的知识点,明确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和应用。第二轮复习,我们采用重点会诊的方法,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效果,选取薄弱点,进行强化巩固。第三轮主要是查漏补缺和全面体验,主要就学生在读题、审题、解题、表述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弥补,同时选取与高考难度接近的综合卷进行全方位体验。这样三轮下来,学生掌握得比较扎实,有助于在高考中的发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我们组近几年在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文言作品的诵读、品读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各位手头的论文集里的一些论文是我们这几年里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的。但是对于阅读教学,我们感觉困惑很多,比如关于阅读教学中拓展的泛文本化倾向;关于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作为”和“不作为”问题;关于多元解读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关于阅读效度的检测、反馈和评价等。相对于这些具体的困惑,有一个更大的困惑摆在了我们面前,即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来亲近“经典文本”。我们语文虽然贵为“母语”,但实际的地位、生存的环境和空间各位都十分清楚,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们的经典文本似乎越来越受到冷遇,而快餐式的流行文本却大行其道。如何面对流行文本对经典文本的冲击,我想,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里提出来,是想让我们共同来思考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生能重新拿起经典,这将是我们语文的大幸。
    最后谈谈写作教学。写作是我们最大的痛,学生由于阅读积累的单薄,生活体验的缺乏,不会写,不想写,写不好。这次教学展示我们开设了三堂写作课,选取了学生平时写作中问题最大的三个点: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议论文中事实性材料的分析,宽泛型话题作文的立意。我们试图通过这一类形式的写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除了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外,我们利用文学社《枫轩》这块园地,鼓励学生自由写作。面对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写作,我们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写作到底需不需要模式?如何从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学生的自由写作是否可以替代我们的写作教学?我们如何看待那些伪文化的作文?等等。按理说,写作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可以在多个维度、多个层面上,多向开掘、多维获取写作的素材,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还会苦叹没有素材?希望各位专家、同行能为我们解这个惑。
    做一个语文教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能常教常新;做一个语文教师又是很无奈的,因为我们常做常疑。但不管是幸福还是无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我们必将前行。
    再次感谢各位的指导,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