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以幽,正以治

(2009-08-13 18:44:53)
标签:

孙子兵法

无为

静以幽

企业管理

成功

心态

杂谈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意思是说统率军队,头脑要沉着冷静、幽深莫测,管理要公正严明。宋代学者张预曾对“静以幽,正以治”给予如下注释:“其谋事,则安静而幽深,人不能测;其御下,则公正而整治,人不敢慢。”

成功的管理者需要具备“静以幽,正以治”的素质。

“静”是一种心态、一种修为、一种气度,是一种临战不惧、临危不乱的大将之风。企业管理者往往承担着较重的管理压力,随时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甚至是突发事件,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生存环境中,如果能始终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平常的心,实属难能可贵。“每临大事有静气”,静并不是不动,更不是消极,而是一种深邃,是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无为”是为了“无不为”,“静以幽”是为了生智慧、生谋略,是要达到以静制动或以柔克刚或动之能胜的目的。老子曰“事善能,动善时”,静其实是为了更有效、更恰当的动。“将不可愠而致战”,领兵打仗要力戒感情用事和冲动茫动,搞企业管理同样如此。

“正”同样是一种心态、一种修为、一种气度,是一种无欲则刚、不怒自威的统帅之气。管理要公正严明,无私无畏,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正人先正己。“己身正,不令则行;己身不正,虽令不行”。公生明,廉生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乃“正”也。

静能生正,正亦能生静。反之,无静则难以正,无正则难以静。静生大智慧,而非小聪明;身心正则易静,身心不正则难以静。无欲是大智慧,无私和公正可以让身心处于平和,故能生静;反之,自私与贪婪则易使人心神不宁,故难以生静。

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用老子的“无为”思想恰能够阐明“静以幽”、“正以治”的内涵。“静”与“正”是一种无为,无为是不妄为,无为是为了有为,是为了达天下正、天下治,以无为达无不为,这才是无为。

 

2009年8月13日1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