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国荣,已是一种信仰

(2012-04-02 23:52:31)
标签:

张国荣

9周年

愚人节

信仰

真性情

    三里屯“美嘉欢乐影城”,我刚踏上通往地下一层的扶梯,便已听到巨大的集体尖叫声,然后看到数百人围坐影院的大屏幕前,手里挥舞着荧光棒,紧接着传来了那首熟悉的旋律——《有心人》,这些人跟随着大屏幕里的音像,一起合唱着......

http://s2/middle/6056810bgbcb44eded9a1&690

    北京每年的演唱会数不胜数,但这种粉丝们聚在一起,观看一个已经去世的歌手的演唱会录像,并且如现场一样尖叫着,还是第一次看到。
    每年的4月1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愚人节;2003年以后每年的4月1日,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已经没有了愚人节。这一天,他们的主题是“一岁一哭荣”、“继续宠爱”、“夜阑静,与谁共鸣”、“春天该很好,若你尚在场”......
    这一天,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头条,都会是纪念张国荣的专题;博客和微博的热点,都会是荣迷们寄托思念和哀愁的文章;而对于民间的粉丝组织,这一天是大家举办大型纪念活动的日子。
    为什么一个的歌者、演员,在去世九年后,仍会让大家如此魂牵梦绕、如此自发纪念?试问,除了张国荣,又有几个公众人物可以做到?(包括艺人、学者乃至政治人物)

 

    更让我人意外的是,纪念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数都不是听着张国荣歌曲长大的“大叔”和“阿姨”们,而是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看着一张张天真、稚嫩的面孔,我在想,屏幕上播放的《跨越97演唱会》举办的时间——1997年元旦,他们和她们又在哪里呢?是不是他们还在牙牙学语,甚至有些人也许还刚刚出生吧。
    是不是张国荣俊俏、帅气甚至有的妖艳的长相,招来他们的顶礼膜拜,让他们对这位80年代的香港明星表达自己“迟到的爱”呢?

http://s10/middle/6056810bgbcb4645786b9&690

    答案是否定的。与一些“年轻人”的攀谈中,我得知,长相和外表充其量只是一个载体,大家对张国荣的崇拜,更多源于其率真的性格、敢做敢当的真性情、光明磊落的人品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一如我自己——自小从不崇拜什么演艺明星,只是被动地在港剧、港片和粤语歌曲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浸润、长大。与张国荣也没有什么交集,只是高中时听曾同学说起过专门到广东肇庆去看过他的演唱会,只是大学时和几个室友在学校西大门外唱卡拉OK时总是喜欢唱《沉默是金》、《风继续吹》,只是在垂头丧气、懵懵懂懂的98年夏天在walkman里面反复播放的是那首哀伤的《有心人》......其实,对他的更多了解是来自于他在自己结束生命之后的网络上。而在2003年北京非典的全城惊恐之时,我自己也正迷茫于是否要变换环境、跳槽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广播、MP3里播放的,也全是他的歌曲......

    在这样一个纷繁忙碌、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这样一个没有信仰、价值观混乱的大环境里,也许,张国荣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他的真实、他的执着、他的完美,让很多人尊敬推崇,也让很多人有所寄托。因为在当下,我们不能去总去听网络上传播的只流行一、两个星期的口水歌曲,我们也不能在这个依靠绯闻、依靠炒作的娱乐圈里感受到任何的“娱乐”,我们不能在“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中懂得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身边的人是否已经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我们更不能在“韩寒”们和“方舟子”们引发的网络大论战中辨清真假是非、虚虚实实。
    也许我们的生活,正是由那么多人、用那么多虚假和谎言编织出来的这样一个现实。所以,我们只想在自己内心里倾听真实的声音,在追忆和纪念中寻找善良、完美、真性情的人——这,也许就是离开9年的张国荣持续发酵、粉丝一代接一代并且愈发年轻化的原因吧!

    有意思的是,恰恰在4月1日这一天,韩寒重新开始写博客,第一篇博文标题是《写给我的偶像,张国荣》!这一年,韩寒30岁,张国荣56岁......

http://s16/middle/6056810bg79453cf6909f&690

(这一晚,北京CBD世贸天阶的天穹LED上,全部是荣迷们通过互动短信写给张国荣的话,仰望天上

的“哥哥”,写着或者读着心中的话,一霎间,突然觉得天地之间的距离,竟然可以近在咫尺......

挺佩服荣迷民间组织的创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