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尽瓶瓶罐罐,怎么还是白不了?

(2014-04-16 23:09:12)
标签:

达人

护肤

时尚

分类: 美白

用尽瓶瓶罐罐,怎么还是白不了?

这次要给大家分享怎么选择美白产品,然后罗列了一些美白产品中常见的品项,我会按每个品项大体谈谈怎么选择合适的美白产品。

 

【美白化妆水】

    水剂类究竟是不是必要的呢?特别是美白类中化妆水算是一个不轻不重的角色,总有它的存在。那要看你的肌肤状况,如果你的角质层很健康,含水量足够,可以直接skip这一步;如果你含水量状况不佳,那可以适当用一下美白化妆水,因为肌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加的确可以稍微促进一些成分的渗透。

美白化妆水如果只图个补水,那大可不必大费周章,随便买个保湿化妆水就可以了,要想享受美白化妆水带来的安慰,首先作为洁面后第一个用的水剂类产品,我建议不要选含高分子保湿成分太多的,譬如透明质酸、聚季铵盐-51等,这种大分子保湿剂用得过多,就像一层网一样阻碍后续产品的吸收;另外同样道理过分使用水性增稠的水剂产品也是大可不必购买。

说到美白不能不说日系产品,在日系美白产品的水剂类中,大部分都含有酒精,因为日本人喜欢高保湿至于又有爽快的使用感,通常作为溶剂或肤感调适,含量最多就几个点,对肌肤没什么不好之处,但因为中国人被洗脑厉害,总以为有酒精就是不好,从我角度出发反而美白产品因为夏天买的人居多,所以这个配方考量是比较符合使用意愿的。当然你平时就容易脸红的人避而远之,是你不好不是人家酒精不好。

美白化妆水和偏水状的精华,可以多选择含传明酸、水溶性VC衍生物等水溶性美白成分的产品,直接被利用率会更好,那样美白化妆水就不是鸡肋了。

 

【美白精华】

    精华是美白品项的指标性品项,就像代表着最有效一样。美白精华的剂型有很多种,有水状的、有凝胶状的、有乳状的,很多人只凭使用感去选择,其实里面还是有点小巧妙。先说目前最主流的凝露状的,这种的基质配方会复杂一点,性状从透明到半透明不等。一般来说这种剂型目前都比较喜欢用硅氧烷类来做主乳化体系,带来顺滑清爽的肤感,也有一定的折光性看起来肤色会好一点,但是用多了就是搓泥,但这类产品基本还是能被肌肤利用比较多的。

有的精华是偏透明状的,而且很浓稠,这种就要小心了,通常低价位的美白精华会是存在这种配方考量,为了追求“精华”的理念,利用很多水性增稠来达到目的,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无论你加多少美白有效成分进去,这些美白成分会被网住一样无法很多被肌肤所利用,很多大牌已经舍弃这种做法,反而内地和台湾蛮多开架产品还是一时没改过来。

有的精华成乳状,要么真的按乳液常规去做,要么也是硅氧烷类做主乳化,这种的吸收率也是不错的,还可以添加很多脂溶性的美白成分进去,能做的事情也多了起来。

买美白产品的时候不能唯成分论,只关心美白成分浓度标注有多高,别以为3%传明酸、5%烟酰胺、6%熊果苷就是代表非常有效,产品的被利用率也是很重要的。买这类产品的时候我建议还是多选择一些美白层面考量多的产品,譬如有熊果苷、传明酸等抑制酪氨酸酶,有烟酰胺、己咪啶等防止过量黑色素往角质层推移,有VC衍生物可以还原已在角质层的黑色素,有促进角质代谢成分帮助含有黑色素的角质较快代谢等等。通常含有不错浓度的VC衍生物和酸类成分的产品见效快一点,因为作用层面也浅,但美白不全面。有很多美白产品配方好,但作用层面深,要知道黑色素在表皮层从透明到有色是一套复杂机制,要耐心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实际效果。

 

【美白乳/霜】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谁谁说过使用美白精华后要用乳或霜将“营养成分”锁起来,不然前面擦什么都打折扣,当然这种谬论也不想在多说。其实乳和霜类从品项研发诉求上并不是希望它能尽数被吸收,而是能在角质层外成致密膜,锁住水分。当然乳或霜由于是有油相参与的,只要剂型调配得当,如果加入一些脂溶性的美白成分,那乳或霜是能够让这些成分比较好被利用起来。

但通常美白系列中乳或霜的有效成分都会偏少或只作为点缀一下而已,所以是不是有必要用,那就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不然一般任何一瓶乳或霜都可以。

 

【防晒】

美白工作中少不了防晒,现在防晒已经成为美白的主角。关于如何选防晒我以前说过很多了。简单来说,防晒最大功效就是抵御紫外线过分伤害,至于里面添加什么美白、抗皱成分都是白费功夫,防晒就是希望产品能在肌肤表面形成致密膜,你加什么进去都不会有多少被肌肤所利用。

防晒剂的组合,通常UVB波段都不用担心,UVA是不能完全防住的,但可以尽量选择覆盖率较好的,最好组合也多元化一点,譬如氧化锌、Tinosorb M、麦色滤等都是不错的抵御UVA的防晒剂。

哪种皮肤怎么选防晒我就不多说了,上一篇已经专门解答了这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