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he Namir(自然奇迹)布丁霜

(2013-09-03 16:35:02)
标签:

达人

护肤

时尚

分类: 乳液/面霜

The <wbr>Namir(自然奇迹)布丁霜

据网友们说这个牌子以前小NN推荐过产品,我就不去考究了,毕竟小NN今年在业内引起的风波,相信连TB也疲于应付。产品好不好,自己去试;合不合乎法规,自己留个心眼去考证。

 

 

说远了,说回这个产品。近来我收到这牌子的一些产品,经过一轮试用之后发现这个补丁霜是我其中一个很欣赏的产品。顾名思义“布丁霜”,要是大家有机会试试这款产品,可以感觉到跟我们一般日常使用的乳液、霜、凝胶类的质感都不同,是真的硬硬的像吃的果冻那样。

 

The <wbr>Namir(自然奇迹)布丁霜

 

这个全靠乳化工艺和流变体体系设计。大家拿到产品的话可以很简单看出来,在乳化体系上只有一个OLIVEM 1000(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来完成,首先它是一个不含EO且获得Ecocert认证的高效液晶型自乳化剂,这个液晶的概念其实就是精工中所说的微乳化的技术,这个体系的考量做出来的产品具体有一下几个特征:

① 超低的界面张力,这个我之前好像有在今年年初说过,在微乳液体系中油/水界面张力可降低至10-3mN.m-1,而一般的油/水界面张力通常为70mN.m-1,加入界活能降低至20mN.m-1左右,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其实代表着微乳液体系的产品更好吸收,理论上比一般的乳化体系产品能提高好几倍的吸收力。

② 更大的增容量,O/W型的微乳液对油的增容量一般在5%左右,而W/O型微乳液对油的增容量为60%左右,在产品的运用上,这意味着产品可以加进更多的功效成分进去。

③ 粒径小,这个很容易理解吧,微乳液液滴的大小一般在10~50nm,胶束的大小大约在1~10nm,一般毛孔直径为0.4mm,所以微乳液较一般的乳状或霜状产品更容易渗透皮肤。

④ 热力学稳定,这个更容易理解,就是因为外界的一些原因而轻易发生破乳之类的情况。

 

 

这个产品所用的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能作出液晶型剂型之外,在液晶剂型中还属于层状结构,这说明品牌的配方师在考量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the namir是以植物起家,所以乳/霜产品使用这种技术能更好保护所载的功效成分,另外这种结构还有助于产品在皮肤内缓释,达到持久保养的诉求。这个大家所能实际感受的是,持久的保湿力。我个人也对此深有体会,晚上使用完的时候,是一种略带粘的触感,但是在空调房底下第二天我也能感受到充足的保湿效果,当然这个还要视乎个人皮肤类型而有差异。

 

 

但单靠这个乳化剂还不能做成硬硬的果冻霜。在整个产品中使用了一个油脂类(牛油果树脂不皂化物),这种油脂不容易受到酸碱的影响,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产品中的那个乳化剂结合后再在流变体的设计中多考量一下,就能做出这种蛮有趣的产品。但不是所有的果冻状的产品都是利用这中技术,我见过有的类似产品是用有机硅树脂来影响流变体体系的,当然那瓶是透明的果冻状产品。

 

 

说说这瓶布丁霜的其他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系品牌的特征,譬如除了一般的水,还有更大比例的纯露作为基底,有很多保湿、舒缓的添加物,譬如说藻类的萃取、仙人掌的萃取、芦荟的萃取,满足很多喜爱植物保养品人士的心理需求。

 

 

另外,我们也能发现很多很熟悉的保湿、修护的成分,譬如泛醇、多元醇类、透明质酸钠、氨基酸类,而且比例都非常恰当,所以注定这瓶布丁霜的保湿效果更是不错。

 

 

但是,也有不少缺点。譬如说产品的包材真的很廉价感,和我一样注重包材的朋友注定要失望;还有上脸吸收后的肤感因为出于整体的考量,所以未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会滑溜溜的。不过胜在有80g,可以尽情挖一大块涂脸。

 

 

备注:这次所有的图都是从网上别人博客中截取过来的,我自己就不另外拍照。

图片来源:http://hzp.onlylady.com/mianshuang_index/thenaturalmiracle/reply_301636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