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脱实向虚和它的危害
(2016-12-20 18:26:55)| 分类: 变化中的行业 |
3.金融业脱实向虚和它的危害
可涨知识
原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国家发展论坛上说,美国金融业已经是脱实成虚,标志就是“金融业可以脱离开实体经济自成体系,自我运转,已经不需要实业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后是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后产生的变化: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不断萎缩,第三产业服务业,也就是创造价值而不制造物质财富的部门越来越大。
服务业变大,同时金融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金融业不断围绕着金融产品创新,但这些金融产品是银行间和金融机构间自我使用。这让金融业可以自我循环。傅成玉说:“美国出现的这种金融创新和服务业变大,有些东西可以学,但是不能完全学。可是我们今天我们几乎就学成了,你看中央多少年(一直)喊脱实向虚的问题,中央要求改,我们为什么改不动?因为金融可以自我循环了,离开实体经济照样玩。”
它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一,实体经济不赚钱;第二,投资全部流向金融业,“很多人说民营直接投资越来越少,但我提醒大家,民营企业投资不少,(只是)他们没在实体上投资那么多,现在变成了全民玩金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在玩金融,没有金融执照的都要申请,有个金融执照立即就可以发财赚钱,实体经济没法搞了”;第三是,尽管这些年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比例增长超过了GDP增长,但是获得感却没有增加,原因是资产泡沫的情况下,居民的成本支出增加了。比如租房子,一线城市3年前可能一个月花3000块钱租房,现在增加到5000块很正常。
前一篇:腾讯--生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