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事者”成就“文化大繁荣”

(2009-12-23 07:10:21)
标签:

余秋雨

碑文

杂谈

文化

分类: 柴门犬吠

“主事者”成就“文化大繁荣”

 

文/倚剑听涛

 

自从7月份易中天这条“文化鲶鱼”怒斥主持人以来,最近的文化界不如娱乐界热闹了。好在前几日余大师精彩亮相,算是多少为文化界在娱乐界面前挽回了些面子,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在岁末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

日前,在中山陵梅花谷揭幕的由余秋雨撰写的南京钟山风景区碑文,接连遭到学者与网民们的猛烈抨击,被认为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呕的一景”。(12月7日中国新闻网)多数网友质疑余秋雨的水平大不如前,与当年的《文化苦旅》有着天壤之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更是表示,“余秋雨的钟山碑文,刻在石头上,但我希望周围杂草速生,藤蔓疯长,将其遮盖;如果石质疏松,不久崩解,更是喜出望外。”北京方雨教授指出:“这篇自己夸自己文章‘烟霞满纸’的奇文,竟被刻在钟山的一块巨石之上,令千万人跌碎眼镜,立即引来无数砖头。” 丁启阵教授认为:余秋雨先生的大作,模棱其辞、似是而非,乃其一贯之显著特点......于是众学者、网友纷纷口诛笔伐,踊跃批改作文,一时间热闹非凡,文化界迎来大繁荣。

据大师说是“主事者命余作文”。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领导(应该是“主事者”吧)认为余秋雨名气大,了解钟山,于是派人专程赴上海求文。余大师“很高兴”地“一口答应”,费尽心思,写出了自己的“真实心声”。于是有了这篇“烟霞满纸”的碑文,并且阴刻于巨石,钟山从此结束了没有碑文的历史。据说,中山陵园管理局对这篇碑文是赞赏有加,因此支付了一笔不知数额的“润笔费”。

撇开大师的碑文优劣本身不谈,这场繁荣了网络的“碑文事件”的始作俑者,那位“主事者”,想必对这场风波的热烈程度始料不及。估计“主事者”应该是读过余大师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或者《文明的碎片》的,而且心仪大师担任青歌赛评委时的风采,于是为我们请来了余大师。“主事者”看来是注重名头的,谁的名头大就优先选择谁,没给咱们找刘德华、章子怡来写碑文已经属于非常低调了。而且“主事者”“对这篇碑文是赞赏有加”,可见其文学修养之深厚,明白大师的文笔的确是非常之高的,心中暗喜:咱这银子没有白花!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其实咱也遗憾。余大师自从《文化苦旅》等作品之后已经没有带给我们什么真正的惊喜了,所谓的惊喜只是“裸捐门”和被不时曝出的常识错误。大师已经成功地将自己转型为娱乐大师了,文化界同仁不应为一己之私对大师挞伐不止,需知大师是为文化、娱乐两界PK做出了大贡献的。

死水微澜的文化界能有此盛事,还是要感谢“主事者”的。

 

新闻衔接:《余秋雨<钟山碑文>遭炮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