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为什么远离了我们
(2009-06-03 08:44:24)
标签:
文学诗歌现代诗评论杂谈 |
分类: 柴门犬吠 |
诗歌为什么远离了我们
文/小头爸爸
我们现代诗歌的处境越来越像相声了,好像已经穷途末路。
现在人们不读诗,读不懂诗,除了作品本身的问题,社会环境也许是重要的原因。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关心的是房价、医改、就业,快餐文化流行,追求大制作高科技的所谓大片、电视剧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很难想像有谁会像以前那样准时守候在收音机旁听《平凡的世界》。网络阅读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报纸、杂志,谁会在大众媒体上专门为没有效益的纯文学特别是诗歌留一份空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又有谁还会在脚步匆匆的路上吟诗?
因此,我们的诗歌只能在小范围内生长着,在一个小圈子里传播着,并且谈不上茁壮。诗人是孤独的,诗歌同样也是孤独的。真正只是写诗的人还有吗?
诗歌已经远离了我们。说实话,我也曾经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也做过诗人的梦,可是现在,除了上网读读朋友写的尚能看得懂的诗,也已经不再读诗了。可是我们的学生时代,我们的青年时代,还有我们曾经朦胧的爱情,从未远离诗歌。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的所谓现代诗我们都读不懂了?是谁造就了诗歌的悲哀?
诗歌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我们幼时学过的唐诗现在还能脱口而出,月圆时分我们仍然会记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还会吟颂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情感的共鸣,那是历久弥香的美感。为什么我们的所谓现代诗没有这种感觉了呢? 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没有美感,它不属于大众,它只在一个小圈子里生存,普通人看不懂了。很多诗我是真的看不懂,空洞,玄幻,读了之后只会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还有的所谓诗歌仅仅只是一种形式,用一种另类的体式说着干瘪的语言: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如果这样也算诗歌,设计一套程序,整部《邓选》都可以成为一部诗集。真诚期待我们的诗歌从那个小圈子里走出来,和大众共同呼吸这世界的命脉。
或许等我们匆匆的脚步可以慢下来,多了一份从容,等社会真的富足了,才是诗歌繁盛的时代。正如富足的唐代,那才是诗歌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