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神亦人的先生
朱先生是《白鹿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称为白嘉轩乃至整个白鹿原的“精神之父”。作为一位满清的举人,他是传统文明的表征,在他身上凝聚了儒家文化的最精深的奥义,交织着神性与人性的因子。
神性,人生哲学的大智慧让这位春风得意的头名举人绝迹仕进,于白鹿书院开馆授徒,诲人余暇吟哦诗书,神交古圣先贤,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对于天象人事的先知先觉,更加凸现了朱先生神性的光环。临死时化为白鹿腾空仙逝,以及对于死后之事的绝妙安排,将朱先生的神性特征推向了极致。
对于朱先生这些近似神秘主义的刻画,我觉得当是陈忠实先生有意为之,人类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朱先生这样的先知的。陈忠实的高明之处是让朱先生具有神性特征的同时,更具备人性品格,他把朱先生塑造成了一个生长于大地上的“人格神”,神性的飘忽和人性的真切在这一形象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从而就避免了《三国演义》诸葛亮“多智近妖”的尴尬。
人性,时事动荡、民族危亡、百姓倒悬让朱先生这位爱人之人并未能脱履人间。扶犁除烟,他心忧国事;赈济会场亲尝舍饭,民之疾苦寄深情;倭寇犯边,他扼腕疾呼,不顾垂老之躯投笔从戎,欲捐躯以赴国难。男子气概,可谓老且益壮。临死之前对于妻子朱白氏的一声“妈”的呼喊,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