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静修,笔名津生木措,独立写作人。他是一个热心于商丘诗歌事业的人,为商丘诗人之间的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享有较高声誉。近日,商丘日报记者就商丘市诗歌创作的现状与前景对他进行了专访。
https://m6.sqrb.com.cn/pic/2024-04/11/151069_1ab0e568-7708-4967-ac99-259c1707a249.jpg
记者:近年来,商丘诗歌界形成了热闹景象,在商丘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个民间诗歌批评者,请你谈谈商丘诗歌圈是怎样形成的。
阙静修(以下简称阙):好吧!我站在民间写作的角度,管中窥豹,简单说说吧!近些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商丘诗歌界的确很热闹,成绩不小,整体状况甚佳。商丘诗歌圈的形成大致有五个路径。
一是商丘市作协的业务指导和商丘市诗歌学会的创建。市作协重视诗歌创作,不定期组织诗歌交流活动;组织诗会,邀请国内诗歌名家、诗歌理论家亲临指导;市文联主办、市作协承办的《京九文学》刊物,开辟了诗歌专栏。同时,市诗歌学会组织诗人之间加强交流,互相切磋,快速提高。二是诗社形式。睢县创建了北湖诗社,创办了民刊《北湖诗刊》,举办了诗歌活动,商丘各县市区的诗作者纷纷加入,形成一个大的诗歌写作圈子。之后,睢阳区创建了南湖诗社,创办了“南湖诗社”丛刊;宁陵创建了葛天诗社,创办了《葛天诗刊》;商丘女性作者自发组成了商丘女子诗社,创办了微刊;外星系诗群创办了微刊,群内办起了诗赛。这些民间诗社和媒介,为商丘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诗歌微信群。包括《京九文学》作者群、市诗歌学会群、北湖诗社群、商丘女子诗歌群、外星系等。微信群的建立,给大家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诗歌写作。四是与商丘籍域外作者联络。与在外工作和生活的商丘籍作者保持联系,进行诗歌交流。五是散写形式。一些钟爱诗歌的作者在自己的生活状态内,用诗歌的探测器寻找生活诗意,挖掘生活美好。
由于以上五种因素,商丘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诗歌队伍,他们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把诗歌推向生活的顶部,把商丘诗歌热推向一个高度,迅速形成了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记者:商丘的重要诗人有哪些?
阙:说诗人,这个名字看似有点大,但我们商丘的诗作者,的确有很多人称得上诗人,他们在国家一、二、三级综合性文学期刊和专业诗刊发表了很多作品,荣获大奖,被国内外权威期刊转载,在国内诗歌界有很大影响,包括诗人和诗歌批评家。再者,他们在长期的诗歌写作中,逐渐形成了被国内诗歌界认可的风格,其诗歌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大家熟知的诗人主要有崔宝珠、马东旭、夏汉、班琳丽、彭浩、练新建、柳歌、秋若尘、李品、今今、木易沉香、鲁蕙、冬雁、吴振海、一炉雪、花坟、付强、张兴亚、周层层、天然石、幽兰小诗等,诗评家主要是李传申、夏汉、班琳丽、冬雁、煜儿等。在域外的诗人,经常联系的有柘城籍诗人耿占春,他是河南大学教授,海南大学特聘教授,全国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另外有敬笃、班美茜、王蕾、刘旭阳等。
记者:以上这些诗人的成绩如何?重点说几个吧。
阙:成绩很大,难以尽述。他们发表的刊物,主要是《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诗刊》《星星》《诗潮》《诗林》《莽原》《诗探索》《扬子江》《诗歌月刊》《南腔北调》《青年文学》等国内大刊。作品入选各种选本,获国内大奖,被知名期刊转载,被翻译到国外,有的直接发表在我国港台和国外刊物,比如《台湾诗学》、香港《青艺》、美国《新大陆诗刊》等。这些诗人大多出版了多部个人诗集。
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比如崔宝珠,诗歌发表在《诗刊》头版头条,作品被《新华文摘》《青年文摘》等转载,入选《中国最佳诗歌》《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精选》等数十种诗歌选本,部分诗作被译成外语,是《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学员,鲁迅文学院第31届高研班学员。马东旭发表很多散文诗,获中国散文诗大奖赛金奖、中国散文诗天马奖、大河主编诗歌奖、扬子江年度青年散文诗人奖、河南省首届散文诗成果奖等。班琳丽在写长中短篇小说之余,创作发表了很多诗歌和诗评,获“红高粱诗歌奖”入围奖、首届阿买妮诗歌大奖、河南省第六届“十佳诗人”等,出版两本诗集。市作协名誉主席李传申发表了关于新诗潮、后新诗潮、深度意象(幻象)时代、纯诗及其境界以及关于诗人苏金伞、于赓虞、芒克、多多、北岛、顾城、杨炼、海子、伊蕾、马新朝等多篇学术性评论,特别是他的幻象诗学理论在中国诗歌理论界影响空前,出版文学评论著作四部,获河南省社科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夏汉除发表大量诗歌和诗评外,出版两本诗集,三部诗歌评论集,受聘为河南师范大学华语诗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与诗友创办拾壹月论坛,并创办拾壹月诗歌奖,任组委会主任。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位诗人和诗评家,还有很多成绩卓著的,限于篇幅,此不赘言。
记者:商丘诗歌发展的前景如何?有什么优势?你有什么建议?
阙:从现在形势看,前景远大而美好,因为商丘有着重要写作优势。一是政治环境清明,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写作环境。二是文化环境优越,有着商丘古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滋润,特别是明末才子侯方域和他的“雪苑诗社”影响深远。商丘才人辈出,诗家云集,举杯相约,畅谈诗歌。三是市作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引下,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商丘诗歌界凤翥龙翔,繁花盛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衷心希望商丘诗歌创作者能够深入生活内里,探寻生命真意,更新思维方式,创新写作方法,写出更多更美的诗篇,让商丘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城市,一个有文化内涵、美学价值和哲学深度的城市。(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玉涛)
编辑:张文华
审核:郭跃旗
监制:张富义
总监制:郭文剑
宋圣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