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想把一件事情写具体,除了有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等以外,还有动作描写。我发现前三者同学们都比较容易做到,而动作描写却很少有人真正做到。
有的同学以为自己只要用了动词就是有动作描写了,其实,不见得。比如,写自己参加班里的扫除。如果写成“今天,我参加了班里的大扫除,我做了好几件事,干得可带劲了!”这句话里,虽然用了三个动词——“参加”、“做”、“干”,但是这不是动作描写。这些动词都是概括写的,具体到底怎样做的,并不具体。所以文章展不开,写几句就完了。因为他没有使用具体描写动作的动词。
什么是动作描写呢?就“扫地”一项工作,如果写成这样才叫描写:“大扫除开始了,我飞快地跑到教室后面,打开柜子,拿出一把笤帚,一行一行地认真扫起地面来。犄角旮旯扫不到的地方,我就用手把废纸抠出来,然后再捡起来,扔进簸箕里。”这一段话中,连续使用了好几个动词——跑、打、拿、扫、抠、捡、扔。这才叫动作描写。这几个动词都是一个人的连续动作。你看,每个动词都是可以做出具体动作的。而“参加”“做”和“干”做不出具体动作。
你看看,一旦有了具体描写动作的动词,文章立刻丰满了,内容也就具体生动了。
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观察妈妈一进门的具体动作。可能是这样的:“妈妈进了门,把钥匙放进兜里,先把提包挂在门后,再把外衣放进衣柜,然后进了卫生间,洗净了手,马上进厨房开始做晚饭……”请你找一找描写妈妈动作的动词。你还可以继续观察妈妈做饭的动作。再把你和妈妈的对话写出来,对话时注意妈妈的表情,还记住自己心里想了什么。这样,《妈妈回来了》或《妈妈下班了》这样一篇文章就诞生了。
你会动作描写了吗?
作为家长,如果您的孩子主动写出了一段文字,哪怕只用了三个具体描写动作的动词,都要肯定和鼓励,不要总是指责。孩子只有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写作兴趣才能产生。这对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