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大国若烹小鲜

(2010-04-23 10:52:46)
标签:

大国

先秦诸子

文化

分类: 说长道短

    对于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鲍鹏山先生在他的大作《新读诸子百家》中的理解是,“治国之简单易行就如同炒一碟小鱼而已”,这里“简单易行”几个字相当赫然,而且还多了个小尾巴叫“而已”,就好像三加五除二,一盘小鲜已然猝就。真不知鲍先生“潜心研读先秦诸子数十年”之后的理解力跑到哪里去了,因为我们无论如何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原文中也发现不了“简单易行”的蛛丝马迹。

   “大菜好做,小菜难为”,这句俗话不知鲍先生听说过没有,或者是听过也未曾上耳,所以竟至于忽视了起码的常识,于是乎便率性而发,“新读(起)诸子百家”来。平常是道,而平常又是最难为之。老子所言皆平常大道,然其难为却难于上青天。所以,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治大国若烹小鲜”体现出的恰恰就是一个平常之上的“难”字,而绝不是一个“易”字。

    何以如此?首先,大局上要“不折腾”。因为你一折腾,小鲜就会毁无全尸,这是最起码的底线。此一难也。其次,微观上要重协调。各种调料少了则无味,多了则不及,而且每种调料还得撑握一定的比例。此二难也。第三,火候上要适中。不用说,何时用急火、何时用文火,都要撑握适度。此三难也。这三个方面的难题解决了,才有可能烹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鲜,当然,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原材料的优劣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嘛,推而广之,还有什么养殖者、生产者等等的问题呵,一不小心弄出个什么“苏丹红”、“美丹绿”来,小鲜没有烹出,却烹出了人的小命,那可是不好玩的。当然,这一切关键的关键主要决定于“烹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然朗朗乾坤,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善烹者”有几个欤?恐怕“小鲜”烹之不就,鲜肌早已入己腹矣。

   其难也?其易也?所谓“新读”恐怕改成“新误”更为合适,本想“标新立异”却成了“标新立疑”,进而“断章取义”,或者再加个小尾巴“而已”。

2010年4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