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情爱现场 |
“喂,您就是新浪的老师吧?……”这是我在课间接到的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澳门的一位博友给我打来的电话,她向我咨询了一些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并对自己的父母和公婆相处出现了摩擦而苦恼,请求我为她的父母做一些心理上的辅导。
在从事婚姻心理多年,但真正接受网络的心理咨询还是在9月初。今天这位朋友曼玉,是一位单亲妈妈,因为孩子想父亲自己心里在痛苦的挣扎。不带孩子见爸爸觉得对不住孩子,见又害怕伤到父母,父母让自己离婚就是因为前夫疯狂赌博,差点把自己输掉。所以她总在“见”与“不见”之徘徊,这也是自己与孩子心愿的“对抗”。
曼玉的母亲和前夫成仙(化名)的母亲是同事,在厂子里她们的关系亲如姐妹。不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了,她们相互帮衬心。后来姐姐的儿子娶了妹妹的女儿,俩人的关系变成了亲家关系,真是亲上加亲。只是成仙不争气,跟小学同学鬼混染上了毒瘾,两年时间输掉了一套价值30万元的房子,最后险些把老婆也输掉了。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亲家之间应该为子女的婚姻稳固做点什么事儿,或者说应该做到哪三点?
隔阂是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城里也好,农村也罢,男女结婚时都有“改口费”一说,就是俩人结婚了,对对方的亲人的一个改口,特别是对对方父母的改口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不论男方还是女方,改口时对方的父母都会给一个红包。这也足以证明我们对于这个称呼的重视。
很多父母会因为儿媳或女婿叫自己爸或妈而自豪,但是我们父母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父母。即使方方面面对孩子都很照顾,但心里总有一层隔阂,总觉得这孩子不是自己的亲孩子,是儿媳比不上亲闺女,是女婿不如亲儿。当孩子之间有问题时,他们不会客观的处理,而是倾斜于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不论是谁的错,儿媳或女婿心里都不会平衡,从而使可以化小的事儿小不了,可以化无的还存在,甚至出现恶化现象,最终造成亲家之间矛盾的恶化。
抱怨只会破坏婚姻关系
我们做公婆的或岳父母的,当看到儿媳或女婿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他们不会去及时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问题,而是在一旁指手画脚,甚至抱怨着抱怨那。使得子女们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于是给爱人挑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从而导致婚姻关系的破裂。
其实我们可以正确的对待孩子,引导他们走“正途”,比如事业上拉一把可以节省时间,再比如经济上帮一把可以使事业向前迈一步,再比如再精神上鼓励一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打打气,更多的是一种温暖,自然动力就有了,孩子们幸福了,婚姻生活也就和谐了。
学会扮演角色
当看到儿子跟儿媳或女儿跟女婿闹别扭时,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夫妻的情况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非非得护着谁,比如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错误,你这时就应该安慰儿媳或女婿,然后把孩子叫到一边进行疏导,可以是一些浅显的道理,也可以是一些“降服”她(他)的话语。切记不能一边倒,向着自己的孩子或者向着儿媳(女婿)都不对,这样只会使亲家觉得你是欺负孩子没爹没娘。这样婚姻的外围就会出现问题,给孩子的婚姻也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不应该的影响。
婚姻物语
多数亲家相处的就是一家人,真心珍惜这一世的亲家缘分,但也有个别的亲家关系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我身边就有一位朋友的母亲和他的岳母,表面亲的跟一个母亲生的一样,但转眼就在数落对方,过着心口不一的生活,无形中给孩子也造成了心理压力,孩子会担心父母因为自己而违心生活,而且父母处世“刁钻”肯定会影响身心健康。所以,作为父母的你,应该为了孩子的婚姻幸福,而做出一些让步、妥协,而不要给孩子徒增烦恼甚至“危害”孩子婚姻。其实,和睦相处是起码的身心愉悦的“运动”,为己为人的快乐牺牲一点有什么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