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高利贷青岛新闻网校园溜达贼眼下手黑狼情感现场 |
分类: 教育手册 |
编码/88800024
【穿针引线】
昨天,青岛新闻网报道:日前,天涯社区一篇题为《文昌校园高利贷聚焦:救救无知失足的孩子吧!》引起网友关注。网帖以一位学生家长的口吻称,他的女儿被沉重的高利贷所拖累,带来了终生难忘的伤害,也给自己的家庭留下了严重创伤。网帖牵出的“校园高利贷”现象引爆网络舆论。那么,网帖反映情况是否属实?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核实称
报道事件:经“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校园高利贷”事件“当事人”就是海南文昌学校,该校早在2008年就有20多名学生借了高利贷。学生们以100、200、500不等的数目借贷,造成高利贷黑手伸向了家长的口袋。
【狼吐真言】
一、学校为何跟“高利贷”斗了3年还败阵?
学校政教主任陈奕海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的采访中谈到,学校在2008年就有20多名学生借了高利贷。同时他也承认今日网友的举报属实。但为什么学校在2008年没有彻底根除这个“劣根”?时隔3年,学校仍然是不知所措、无可奈何。请问当时是怎么处理“校园高利贷”之事,难道家长不需要校方给说法吗?那些涉“贷”者是怎么个境况?是他们醒悟了不再借贷了,还是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手段?总得有个处理结果吧?
二、“警钟”没有长鸣
青岛新闻网在2010年7月9日的文《11岁小学生跳楼身亡
据查证,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媒体时有报道“校园高利贷”的新闻。
昨天,笔者得知某校初中学陈琛因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呆在网吧,家庭经济条件极差的他,钱的来源很可能是借了高利贷,因为调查中,其父母告知并没有给孩子钱,同学也反映没有借钱给他的情况。
三、笔者的几点建议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在学校设立治安室,安上摄像头,条件差点的学校可以弄个像样的“门卫”,随时监控学校进出人员。
二、治安人员或门卫不要再安排些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应该聘用年轻甚至经过训练的保安。更好地掌握学校周边情况,遇到可疑人,能够及早弄清情况,不至于让孩子掉进不法分子的陷阱。
三、学校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去向,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联络家长或报警。
四、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切不可让孩子养成“想吃就吃,要钱就拿”的习惯。对孩子的“花销”要一清二楚。
五、不要让孩子去网吧,不让孩子和社会上的陌生人来往。
六、学校可以设立一个“举报奖”,同学之间相互监督,举报情况属实都给予适当的奖励。
别再让高利贷黑手危害我们的孩子,大家赶快行动起来,拿起你手中这把正义之枪,瞄准“校园高利贷”,立马枪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