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作者辨析
(2013-02-22 00:14:48)
标签:
原创文化周易杂谈 |
分类: 【易学纵横】 |
笔者研究《周易》三十多年,一直相信《周易》的作者是传说中的伏羲画卦,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并且自周公之后,《周易》成为传世书。之后才有孔子做传翼。至于后面的十翼文章是否是孔子一人所作,本人也不相信,那么复杂深奥的传翼,一个五十而知易的人岂能一人完成得了,十有八九是后来众多的研究者假借孔圣人之名逐渐完成的。在我的心目中,十翼不能列为《周易》,周易只包括四个部分,卦象,卦名,卦辞和爻辞。连现在常见的彖辞、象曰,都不属于周易的原文。为了区别属于原文和附有彖辞、象曰的两者,以前我一直称前者为《易经》,但这种区别还是不严格因为现在又有人发现了《连山易》和《归藏易》,连山、归藏,周易,俗称三易。如果称周易为易经,那么与三易也容易混淆,现在我只能称前者为周易,后者叫他今本周易。
《周易》的作者是谁,现在网上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说,周易的卦爻辞还不是从周文王开始的,他们的意思是,早就有周易,周易的周字,是周到的周,不是周朝的周。对这种看法,我无法认同。因为箕子这个人确实是商纣王的叔叔,《周易》原文中明夷卦里,出现了这个人,那就说明,周易成书是在此人出生之后。而称颂“箕子的明夷”的人,必是周朝,这是符合当时的时代政治背景的。所以说,说《周易》早于周朝的说法不可信。如果考古、研究历史的人连箕子这个人的身份都考的不对,那考古与历史记载又有什么值得可信的呢?
确定《周易》是周朝的作品之后,再就是要辨析作者是谁。前面说过,文王演易,只是在卦象的基础上写出了卦辞。这有“文王被囚羑里演易”可做为证据,不用怀疑。今人有怀疑《周易》不是周公手上成书,大多是因为找不到考证,其实,这里暴露了怀疑者的一个问题,说明他没读懂《周易》,我想一般学者都能知道的是,周公名姬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公辅助成王,成王很小,周公一时成为“摄政王”,后来成王长大,政权依然归于成王这段史实。我想一定有人想不通周公有平定三监叛乱的本事,还是摄政王,为何要归权于成王呢?之后还差点被成王误杀。原因是周公不是常人,其心志不在权力,当摄政王是因成王太小,建国初期,国家的混乱状态是可想而知。周公做摄政王是适时而变的一种非常手段。而《周易》整本书的精髓就是在讲“适时而变”这个大道。在这段历史中,除了周公有这种适时而变的思想,不知还有谁。《周易》里有“告公从”,“中行独复”,这都是部分难解的爻中的爻辞。周公是爱惜人才的,手下定是高手如云。周易成书不是他一人执笔,这是可信的。从这两句话可以发现,手下人遇到难题,找周公,这是必然的,这也说明周公是写《周易》的主笔。尤其是周公的思想,与《周易》书中所要表现的精神,卦序之脉络是完全一致。《周易》不仅是帝王之术,也是提升平民百姓素质之经典。《周易》书中毫无引经据典,整部书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精练语句。《周易》以乾为首卦,坤居其次,倡导人要以精神为主,物质为次。乾坤为脉络,精神物质有主有次。这对提升世人的素质是大功一件、因为有《周易》面世,周公的的思想使得上下人的素质都在提高,国家才日益强盛稳定。周朝能奠定八百年历史与《周易》面世不无关系,周公更是功不可没。连帝王都不做,成书不著其名,舍其周公还有谁?
前一篇:《彭氏注解滴天髓》下篇(择选2)
后一篇:四柱入门辅导(九)关于生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