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四柱入门》第十课
(2009-06-06 07:27:29)
标签:
易学命理学杂谈 |
一切术数的基础——五行生克
《易经》揭示了一阴一阳的道理。一阴一阳的交替变化也包括了寒暑变化。春秋不寒不暑,也是来自于寒暑的更替。所以五行首重水火,天地生成数是: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其次才是天三生木,地四生金。最后才是五,五为土。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任何成(形成的成)数,都是生数加五。这是因为任何五行之气,要想成形于世,都离不开土。
生与克是相互对应的两种关系。古人概括总结认为: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是循环的。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相克也是循环的。
五行相生可以理解为气的流行:
春天来了,木气最旺。春天过后就进入夏天了,木旺到一定时候木就要生火;火旺到一定程度,也会息灭的变成土,这就是火生土。末夏土最旺,不知不觉进就入到了秋天,这就是土生金。秋天金最旺,秋天过后就是冬天,这就是金生水;冬天水旺,冬去春来,就是水生木。
五行相克却很不好理解。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为首、为初生;到了“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为末、为死。把这个从生到死的过程浓缩一下,就是土克水了。自然现象反映也是土克水,当然水也要土围住,那就是克有两重含义,一是伤害,二是保护。克是天地间的正常现象,土克水目的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阴阳转换的道理,既然有从生到死的过程,必然也有从死到生的再现。土克水是为了再生。比如女人水性,天癸至就能生,没有男人的“克制”,女人就无法生育新生命。
既然事物都有阴阳之分,那么五行也有阴阳之别。阳显,阴藏,或阴显而阳藏。立春过后为寅月,甲木为木之气,乙木为木之质,甲木为阳,主生气,藏而不显。初春乙木为稚草,最喜向阳。因而有“向阳花木早逢春”的说话。春天万物生机勃勃,一切生气都可以用甲木来代表。所以甲木不仅仅代表木,也代表生气。木之气足,为旺木,再见火,能顺其性,因而五行中的“生”,既是一种物质自身的需要,又是他一种物质的需要。旺木不见火,就有两种需要,一种是喜金劈木生出火来,一种是喜土吸水来培壮。(这是以后经常用的“身旺喜财官”的道理)。五行的生与克,造就我们这个变化万千、复杂纷纭的万物世界。
课后作业:1、思考五行生与克的含义。
2、熟悉下面内容,二十四节气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蜇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冬月大雪冬至,腊月小寒大寒。
3、熟悉十二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冬月子,腊月丑。
4、了解月令人元分野
月令地支中各人元
寅月
卯月
辰月
巳月
午月
未月
申月
酉月
戌月
亥月
子月
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