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中国车祸死亡率居全球第一

(2009-08-26 14:19:39)
标签:

车祸

死亡率

法规意识

个人诚信

舆论

中国

汽车

分类: 人生感悟

今天看到一则信息,说中国汽车只占全世界的3%,而车祸死亡率却高达全世界的16%,也就是说如果全世界每天车祸死亡100人,中国就占16人,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确实值得每一位国人反思。

近几年,让人痛心疾首的消息不断传来,我已经有两位研究生同学惨死于车祸,一位则大难不死,但司机却永远离开了人间。特别是去年,与我朝夕共处两年的好大哥、好班长因公遭遇车祸不幸殉职,当时得知这一消息时,我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前两天我们还通了电话,我还对他的职务提升表示祝贺呢!随后我又陷入到伤心欲绝的境地,内心感到非常痛苦,班长的音容笑貌时常会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也感慨于老天对这样一位难得的大好人的不公。上学期间,我就经常与他交流谈心,班长崇高的品德,坦诚的为人,温文尔雅的谈吐举止,负责认真的家庭观念,孜孜不倦的事业追求让我由衷地感到敬佩。前几年我和母亲、妻子还专程到青岛旅游,得到他的热心接待。虽然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也要挤出时间陪陪我们。特别是返程的那天,他亲自把我们从青岛送到潍坊,陪着转了几个景点后,又护送进入车站,只到看我们上了火车后才挥手依依惜别,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终身难忘!没想到这次告别竟成了永别。车祸猛于虎,真希望这样的悲剧就此能嘎然而止,但事实并非如此,每天依然有很多无辜的生命死于车祸当中。

重大车祸的发生从主观上讲,一般都是超速、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引起的;客观上也存在恶劣天气、险峻路段、交通设施落后等原因,但主观原因是远远大于客观原因的。国人普遍存在交通法规意识的淡漠的问题,一些行人无视红绿灯和斑马线的存在,可以大模大样的翻越护栏而不用走过街天桥;部分司机可以完全忽略限速、禁行等标志的存在,可以随心所欲的疾速飙车、逆向行驶或乱停乱放。我想这里更多是因为图省事思想、特权意识、从众心理在作怪。很多惨烈的事故对一些人并不能直接起到很好警示教育作用,只有车祸发生在自己身边后,才能彻底从麻木不仁中惊醒过来。我认为,交通违法除了实施严厉的惩处措施外,更多的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交通安全的教育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舆论环境,健全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机制,不断强化国人的法规意识,让违规者更多受到全社会舆论的监督、谴责和惩处,而不仅仅是做几天牢或者是赔几个钱草草了事,否则就会治标不治本。我想,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就是要四维一体,把交通违法与城市媒体公布、个人社会表现、个人诚信记录、追究单位或社区责任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充分调动个人的自觉性、单位或社区的责任心和媒体的互动性。具体来讲,就是要把社会各个部门的责任都进行明确,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加大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较轻的违章以批评教育为主,较重的违章行为除按正常程序处罚外,还要让媒体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同时如实填写有关情况,作为社会表现进入个人档案,与个人诚信、就业、提升等紧密挂钩,并及时通报所在单位或社区,追究教育不力责任,将其作为单位或社区目标考核、评选先进的一条重要依据。

这样的做法大家可能会认为比较繁琐,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势舆论监督合力,有力提高宣传教育效果,积极有效的遏制交通违法行为,从而减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让老百姓出行不再担惊受怕,逐步让中国的车祸死亡率降低到世界倒数第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远方的思念
后一篇:师者荣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