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悬疑小说----蔡骏《病毒》

标签:
小枝爱情悬疑小说熊谷直实蔡骏文化 |
分类: 读书心情 |
昨天正在抱着电脑看蔡骏的《病毒》,正看的津津有味,突然宿舍停电,四周一片寂静,猛然间,毛骨悚然,脊背发凉。当时的压抑震撼不亚于大一在一教时候的感受,直到室友的惊叫才回过神,但是迟迟找不到另一只拖鞋,抱着胳膊不敢轻举妄动,怕出现任何的意外,冷汗迭出,门外的动静屡次让我神经过敏。恐怖文学的最高境界,用史蒂芬金的话说,就是让读者死于心肌梗塞。尤其是如此应景的停电时间。
看窗外,万家灯火依旧,想来只是我们一个单元的意外,于是慢慢回应着室友的声音挪出房门,外面已是乌漆墨黑一片,茫然间汗毛倒竖,等室友出门办理充电事务,赶紧关门上床爬进被窝,大气不敢喘一下,感觉自己真的是胆小如鼠,也许看鬼吹灯,盗墓笔记,还有最近的蔡骏的恐怖小说有点走火入魔,有点元气大伤。思索半晌,今日决定写蔡骏的病毒读后感,幽幽的台灯已经让我难以平静心情,于是哆哆嗦嗦还是去打开了明晃的日光灯,稳稳神才开始码字。对于蔡骏的小说,我真的想说的是太多太多了。好的小说总是能让读者随着她的笔触一起自然游动。
http://s3/middle/60514a62h86511e606b82&690
悬疑者,悬而未决,答疑解惑也。恐怖悬疑作品却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它更多的是通过死亡、血腥、鬼怪等因素带给人们的刺激和愉悦,在阅读过程之时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而当放下之后多如同电脑的缓存,在电脑关闭的时候,便被清空delete了。我喜欢看恐怖小说,尽管我很害怕之后带给我的恐惧和不安,但是我很渴望从中领略到悬疑、推理以及肆意张扬的想像。
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的话,冬至就等于一天里的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实的漫漫长夜,天黑得特别早,也特别地冷,太阳总是若有若无地挣扎着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惧症一般急急地躲到地平线以下去。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故事那可怕的源头竟是遥远的地宫,年轻美貌的已故皇后阿鲁特氏,由高僧圆寂时的魂魄附体,躯体经年不失她去世时二十妙龄的美丽动人。年轻皇后生前命运悲苦,同治皇帝死后吞金殉情,下葬后也不得安宁,历遭盗墓贼、流窜匪兵的劫难,后来,皇后的遗体辗转运到上海,安置一地下室中,在文革中又被无知少年身首分离,真是死无宁日。然而,无论是谁,遭遇这位美貌的皇后,无疑也是遭遇了生命的劫数,所有染指过皇后躯体者总难免一死,且死法各异。就连从网络进入“古墓幽魂”接近地宫看到皇后者也接二连三地莫名自杀。一连串的死亡名单,已经让人不寒而颤,而阅读者却无法停下来,随书中的“我”去追索那让许多人致命的“病毒”……
http://s1/middle/60514a62h86511dd72760&690
蔡骏总是在作品中展示出他一种渴望传递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的人文思想,作为一名思想简单,很容易被朝廷台招安的,至还保持着看cctv良好习惯的优秀大龄女青年,于是我常常会被他的奇思妙想弄得口瞪目呆,被他精心设置的悬念搅得心神不宁,其思维的驰骋和跳跃的弧度总是让我望尘莫及,于是乎,我总是难以领悟其深远的含义,其实对于我来说,当看到众多关于小说人文涵义的评论时,我总是为自己不能很好的感受其思想精髓而感叹。对于我来说,最多的感慨不过是爱情。于是在我简单而美好的大脑中,将故事重新开始了崭新的定位:爱情悬疑小说。
书中将“我” 柔情与彷徨刻画得很好,这个也是小说唯一的温情点所在,尤其是还和小枝的宿体(rose香香)发生了419,不知道该说是浪漫还是后怕,不过降低了小说的惊竦成分倒是实在,于是小说向宁采臣和聂小倩的模式发展开去。他让我通过他的小说层层剥开的不是死亡的秘密,而是爱情的秘密。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爱情是多么遥不可及,而我沉迷在蔡骏小说中时,我会为他编织的爱情感动。生命对她来说已是飘渺,活着对她来说以变成遥远的距离。直到——遇见了她爱的那个男人。人与鬼或许只能相爱而不能幸福吧,小枝,在死去之后依旧在寻觅活着时没有找到的幸福……
小枝这个名字相比看过蔡骏小说的人都耳熟能详,《病毒》中的同治皇后阿鲁特并不叫小枝,“小枝”之名,源出日本源平战争中的一个著名典故,确是一支笛子的名字,也是蔡骏半夜笛声中的欧阳小枝最贴近的一个典故。平家贵族少年平敦盛在会战中被源家一位大将熊谷直实擒获,直实看敦盛尚是一少年,本欲放其一条生路,但平敦盛却执意要死于敌人剑下,在求死之前取出随身携带的名笛“小枝”吹了起来,一曲终了,熊谷直实方砍下其人头(数百年后,织田信长在奇袭桶狭间之前唱出的人生五十年的曲子便是感慨此事)。想必对于一个美貌而具有幽灵般气质悲剧色彩的女子来说,取一个这样的名字的确是贴切。
http://s13/middle/60514a62h86511e14295c&690
无论是如今的悬疑恐怖小说还是电影,用血腥色情加灵异不可解释来大量堆砌充实内容,从而达到弱化细节、推理逻辑的目的,转移读者注意力。其实我觉得有时理性更容易引发恐惧。神鬼妖魔更多是去吓人,条件反射快过理性思维,很多人都因惊吓而恐惧,但这种恐惧也很容易消退,当重新恢复理性后,恐惧也随之消失。真正的恐惧是发自内心的,经过思考后的恐惧,蔡骏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效果。读者随着情节的展开、气氛的加重、推理的深入,自然地产生出预测的想法,而又为自己这想法所害怕。
正如《病毒》结尾的那句 “噩梦才刚刚开始”就如某位大师解读的那般:
其实这本书中所写的“病毒”并非就是古代所留下的
它事实上是人类心中的恶念与邪恶
当一个人有能力控制另一个人的生死之时,
它便被启动
无法制止
有这种思想
人便永活在噩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