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2012-07-15 10:33:53)
标签:
玲珑咨询师心晴心理工作室赵维玲中学生教育杂谈 |
分类: 教师论坛 |
1.自主学习不能全面展开
新课标讲求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方式,在教师必要的讲解、计划和引导下,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等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这种理念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当中,对于比如鲁教版初一上册储蓄应用题,如果采用调查的方式就会在规定的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类似这种内容的学习我还是采用传统的讲解的方式进行,课堂就会比较严肃,自主学习的气氛相对来说就会差一点儿。还有一些比较简单的课题比如向幂的运算的问题,往往会让学生一练到底,满堂练,成为典型得“放羊式”教学。有时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这些做法,表面上看学生获得了自主得权利,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2.某些时候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在课堂上会出现盲目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这种场景在目前一些公开课上也是司空见惯。在合作过程中,确实凸显出学生的合作组织能力加强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对于合作交流只是形式而已,参与度不是太高。
3.探究学习部分泛化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趣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学习方式的,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价值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4.廉价的表扬无法真正赏识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我们有时候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你很聪明”、“你真棒”的话语不绝于耳。一些教师甚至认为,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学生无论怎么错都不能批评,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些廉价的表扬没有从学生真正的发展的角度去挖掘,只是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同时这种表扬让学生找不到自己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别人也没有办法去效仿。如何评价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