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之后,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 |
| ——罗曼·罗兰【法】 |
自私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集体和别人的利益。
在独生子女普遍的今天,孩子的“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甚至变成了一种普及。我们做家长的一边在纵容这种行为思想的继续,一边又在抱怨孩子的无情和无理。
自私的孩子是孤僻的。自私的孩子要求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同伴间相互的合作和分享,要求别人为我服务,其言行严重影响了他人的自尊,因此很难与他人相处,人际关系较差。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应有的同伴的认可,逐渐被孤立在游戏之外,行单影离,独自品尝着远离同伴的苦涩的孤独。

自私的孩子是脆弱的。他们需要别人随时随地的关注保护自己,一旦得不到自己需要的,就会不情愿,出现情绪波动。内心总是充满这不满的负面的情绪体验。而自己面对问题又一筹莫展。渴望---失望---埋怨----气愤----发泄会逐渐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必经历程。



自私的孩子是无能的。自私的孩子往往能力差,因为他们在家庭和班级小环境中被惯坏,能轻而易举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缺少自己奋斗的快乐体验,在外得不到有利的支持,内心又贪恋安逸,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自私的孩子是痛苦的。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他们过分得关心自己只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考虑他人,即使考虑他人,也是以保护自己、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为前提。他们关心自己的事情胜过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他们的感觉常常限于自己的活动和需要的范围之内。而实际上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自我的空间相对的越来越小,外界逐渐形成巨大的压力,只在自我的领域生存会有一种窒息感。内心的痛苦也会逐渐加强。
科学家们认为,星体认为自己大而能吸附万物,且星体愈大,吸附力越强,星体会终因太大而导致自我爆炸。自私的欲望也是如此,不仅会导致友情淡漠。亲情失和,甚至会出现六亲不认的可怕情景。对于自我本身来说,不管是孤僻,脆弱,无能,痛苦,如果这种情绪在长时间得不到改观,这种不良情绪就可能泛化,从而引起抑郁,忧虑,精神分裂等多种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你一定想你的孩子永远拥有健康快乐。一位博友曾经这样品论过我的文章;快乐有时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因为计较得少,所以会觉得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所以,家长朋友们应言传身教,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对他人利益的责任感,同他人慷慨分享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财物,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最有利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引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