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蟾蜍与兔子

标签:
塞外箫声寒撰文 |
古代人们没有像现在如此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人们习惯早睡早起,日落而息,日出而作。那时候的夜空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灯光污染和雾霾天气,人们抬起头就能仰望到满天亮晶晶的星斗和圆缺有时的月亮,给人们无尽的遐想。遂编撰出“嫦娥奔月”“广寒宫”“蟾宫”“兔儿爷捣药”等,许许多多美妙的传说故事。
《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大意是:“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 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在兔子腹中隐藏? ”月中有兔子的概念,就这样通过屈原的《楚辞》传播开来,深入人心。
每到月圆时刻,人们看见月面上的阴影轮廓,好像是“蟾蜍和兔子”的图案。东汉那个发明地动仪的张衡说:“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蛤兔焉。”这里提到的“蛤兔”,指的就是蟾蜍与兔子。
传说中月亮上的兔子是什么颜色的?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称:“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说的是,虎、鹿和兔等这些神兽,都能活过一千岁,过了五百岁,它们的毛发就变白颜色。所以,月中的兔子一定是白颜色的,尊其“兔儿爷”。
古人从月面的阴影图案上看出,其“蟾蜍”的图形是三只脚,即后腿只有一条。人们把传说中得道成仙的蛙类,都弄成三条腿的模样,称为“金蟾”。遂把月亮称为“蟾宫”,又说月亮里生长“桂树”。于是,人们把状元及第的书生誉为“蟾宫折桂”。
今年是癸卯年,就是兔年,看了不少关于兔子这方面的传说故事。原来月亮上“蟾蜍”和“兔子”的传说,基于月面上的阴影部分,用肉眼看上去,隐约像蟾蜍和兔儿爷捣药的图形。从而,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古人为什么把“蟾蜍”“兔子”等,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的谜题。
中秋节就要到了,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吉祥!
【塞外箫声寒/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