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2023-09-10 00:33:03)
标签:

塞外箫声寒

原创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早就听说,在吉林省的吉林市,有一个叫乌拉街的古镇,那里有一条颇具明清色彩的一条老街。这次专程辗转来到吉林市,搭乘客运车,前往位于吉林市西北的乌拉街镇,一睹一条有故事的老街的真容。

 

“乌拉”一词是满语,意即“沿江”。原名叫布哈特乌拉,就是满语“沿江打猎”的意思。乌拉街的确是一个沿江小镇,西边几里远就是流量很大的松花江。这里自古就是北方渔猎文明的滥觞之地。这里的农耕文明起步也很早,正像《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作)那首歌曲唱的那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35多公里的路途,因路窄车多,用了好长时间才到目的地。客运车当街停下,就算到了终点站。下了车,还没到古街看看,新街的陈旧程度,已知当地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有一个十字交叉路口,算是该镇最繁华的地段。十字路口的西段,临街开辟为农贸市场。当地盛产的各种蔬菜,有一些在此发往外地,成为农家的重要经济来源。

 

我先去看了十字路口东不远处的一个叫“魁府”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紧挨着当地镇政府。魁府,是晚清将军、副都统王魁福的私人府邸。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修建,距今已有140多年。魁府拱券式大门,类似于南京总统府的一个大门。曾经青砖灰瓦的建筑因年代久,早已褪去了曾经的富丽堂皇,变得黑灰的暗色,沉淀着年代的悠久。

 

魁府的大门紧锁,我绕到建筑物的东北角,借着房屋走廊的间隙,拍了几幅建筑物内部的一些建筑布局。管窥一些晚清北方豪绅显贵高宅阔院内部奢华的场景。

 

据说,镇里还有管理“打牲乌拉”地方总管三品翼领赵云生的私人府邸——后府。还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十三任总管索柱的私邸——萨府。由于后府和萨府,与魁府建筑规模大同小异,我就没有继续探查这些古宅,一心想去乌拉街的老街转转,去那里访古探幽。

 

老街距离镇十字路口往西200米左右,到了一个丁字路口即是。到了老街才让我感觉到,想象与现实差距是很大的。老街南北走向,其丁字路口便是老街的中部。水泥路面因多年失修,丁字路口变成一个烂泥坑,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都带来不便。

我从乌拉街南部的清真寺,沿着古老的街道一直向北走到一座古城遗址——乌拉古城为止,去领略道路两旁早已衰败不堪的一条老商业街景。

 

曾经风光几百年的鳞次栉比、一户挨一户的老字号商业门面房,如今大多都已残破不堪,成了危房,人去屋空。野草茂盛堵住了门和窗户,有的还生长在房顶灰瓦上,张显着植物生命力的顽强。这里成了鼠雀眷顾的地方,偶有几只秋虫,在杂草丛中鸣叫,让我们感到有几分秋凉。

 

我们在这些危房的门面上看到去年年末吉林市有关部门悬挂的牌匾,上边写着老宅当年经营的行当。有盐号、油坊、药铺、绸缎行和典当行,还有福源、天源和富锦等等商号,林林总总、应有尽有。(未完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磨盘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黄瓜切了拌草木灰,晾干,冬季炒着吃。这种东西叫黄瓜饼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一条老街的兴衰(上)
↑、乌拉街,现在的集市。这种三轮车很普遍~

【塞外箫声寒/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镜泊听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