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3期本报评论:打造志高的文化竞争力

(2009-07-07 10:59:01)
标签:

文化竞争力

志高

十种

任正非

中国

财经

分类: 浩商评论

 

打造志高的文化竞争力

慕容策

近日,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先生撰写了《中国企业高成本时代到来》一文。该文翔实列举了十种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要素,具体包括“劳动、土地、资金、资源价格、运输费用、资源开采征税、绿色环保要求、减少或取消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政府显性处罚及隐性公关”等要素。毫无疑问,上述这十种成本上升要素的存在,必然会加大中国企业经营的难度。

我们记得,2000年的时候,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一文,要求华为人一起共渡难关,他说,如果所有人的工资减半,能够让公司活下来,已经非常幸运;2004年的时候,任正非又在其公司内部提示“冬天来了”;2008年,鉴于国内外种种经济形势,任正非先生又在其内部第三次敲响警钟,“冬天来了!”

正是因为华为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市场生存意识,驱使着他们正视客观现实,不被短期业绩所迷惑,不断完善管理,不断超越自己,真正成为了世界级的中国企业。或者,华为人曾经倡导的“床垫文化”和“狼文化”,正在被中国管理界、新闻界和公众所批评。但是,不管外界如何评论,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华为是一个非常卓越的企业,任正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全球化时代普遍到来的今天,属于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机遇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属于中国的挑战,同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从优秀走向卓越,必然要把自己放到全球平台上去审视,而不能坐井观天;必然要先遵守全球现有秩序和规则,并且要敢于去创造全球新秩序和新规则。我们的经营,要真正上升到卓越境界,必然要吃更多的苦,必然要经受更多磨难,要坦然地接受更多现实挫折,甚至是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批判。在过去,我们那些思想、体系、方法和措施,也许是成功有效的;到了今天,我们却要勇于不断超越和大胆创新,保持“与时俱进、持续修炼”的精神,才能真正贴近市场,才能给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大家都知道,主题为“欢欣迎奥运,同唱志高歌”的第二届《志高人之歌》歌咏普及大赛,已经进入决赛准备阶段。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普及文化的活动形式;也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这是为了迎接奥运的到来,高扬冠军精神;有更多的人会认为,这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志高优秀文化基因,让先进文化成为公司主旋律,让全体志高人都参与进来。

实际上,公司组织此次比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在全公司范围内,我们要在公司主管干部与员工之间,使此次活动成为开启文化建设的新起点,让冠军精神在志高人中广为传颂,荡涤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与环境,让市场主义成为企业运营的主导规则,真正形成“人人敢争先,人人敢担当”的良好氛围,群策群力打造出属于我们志高的文化竞争力。

我一直认为,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不能脱离实际的经营管理而独立运行,否则,它们就没有实际存在的必要和意义。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源于对经营和实践的总结,可以经过精心设计,又必须去引导经营和实践;同时,经营和实践必然要印证、体现、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如果两者之间,不是这样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肯定就无法打造出优秀的团队,更无法打造出卓越的企业竞争力。

唯有让文化与经营实践实现良性互动,我们才能全面迎接高成本时代的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