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最短命天才诗人
(2011-01-08 18:44:53)
标签:
曹植中国楷体gb2312黑体杂谈 |
分类: 推荐阅读 |
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诗人如夜空繁星般璀璨,也留下了浩如烟海传世诗篇。在历代诗人当中,有10位生命短暂的天才诗人,他们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光芒万丈的华丽轨迹后就消逝了,他们如名将中的霍去病、功夫大师中的李小龙,英年早逝,令人扼腕长叹,不胜痛惜。
|
|
七、夏完淳:17岁(1631~1647)。南明爱国志士和诗人,民族英雄。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明松江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夏父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15,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被俘后,他慷慨赴死,不仅智斗大汉奸洪承畴,并且自激自盛,赋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他"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和"家国之仇未报"的遗恨。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特别是在被捕以后,他写了不少慷慨悲壮而又清新明朗、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及赋、曲、杂文等,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八、纳兰性德:31岁(1655~1685)。清朝初年著名词人,被后人誉为“清初第一词手”。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非常紧密,然而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便溘然而逝。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且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其词作现存348首,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王国维赞扬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九、徐志摩:35岁(1897~1931)。现代诗人。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失事而遇难。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陆小曼的婚姻又参杂了太多的物质功利,他与林微因的那淡淡情愫最令人唏嘘。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十、海子:26岁(1964~1989)。当代诗人。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庆人。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先后自印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麦地之翁》、《太阳,断头篇》、《太阳,天堂选幕》,另有长诗《土地》、《太阳,天堂和唱》, 1988年写出仪式诗剧三部曲之一《刹》。1989年 3月26日,他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他杰出的、天才的创造力在中国的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光芒。海子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部分作品已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著有诗作、剧本、小说和论文大约200万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必定和诗歌史上那些名句一样,在文字还存在的时空永远地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