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冠道人:张中

(2009-06-01 20:15:4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临川古代才子

     张中,字景华,号铁冠道人,临川温泉人。元末明初著名预言家,因好戴铁冠,故称「铁冠子」、「铁冠道人」。以应试不第,遂纵情山水,佯狂玩世。遇异人授兵书神数,预言祸福,毫发不爽。

 

 

 

http://pic.newssc.org/0/10/73/61/10736146_275028.jpg

 

 

http://pic.newssc.org/0/10/73/61/10736145_957619.jpg

 

 

      川剧《铁冠图》是川剧的著名传统大戏之一。此戏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崇祯皇帝一人的悲剧,而且可以认为是封建帝王和封建社会制度的悲剧。戏中有一位首尾贯串的神秘人物铁冠道人,他是一个天机不可泄漏的预言家的艺术形象。凡看过此戏的人,都不会忘记他。因为戏名就叫《铁冠图》。
    说他是道人,他又没有在戏中施过什么道法,说他不是道人,他又确实准确地预言了崇祯皇帝的悲惨结局,亦即明王朝的灭亡。其实,这个铁冠道人并非是川剧艺术家们凭空的人物形象,不是“戏不够,神仙揍”,而是在明代实有其人,就是朱元璋命大学向家宋濂为之作传的张中。近读明人黄光升《昭代典则》一书,在其卷六中对他有如下记载:“中字景华,江西临川人。少习儒,以《春秋》应进士举。不中,遂放情山水,遇异人授以太极、数学。时天下大乱,与人言避兵之方,从则吉,违则凶。壬寅(1362年-邓注),上帅师下豫章,邓愈因荐中。召至,向曰:‘予定豫章,兵不血刃,市不而肆,生民自此苏息否?’中对曰:‘未也。旦夕此地当流血,庐舍焚毁殆习,铁柱观亦为灰烬,惟一殿存耳!’及指挥康泰反,一如中言。陈友谅围豫章,三月不解。上举兵伐之,召问中。中对曰:‘五十日当大胜。亥子之日,获其首领,其战必在南康。’上因命中从行。舟次孤山,无风不能进。中曰:‘当祭之!’祭己,风大作,遂达彭蠡湖。常遇春与敌战于康南山,被围,其势甚危。愈谓不可救。中曰:‘亥时当自出?如期果出,连战辄大胜。陈友谅中飞矢死。降其众五万。初豫章受围,上向‘何时围解?’中曰:‘当在七月丙戌。’暨报至,乃乙酉。盖日官算历,是月差一曰,实在丙戌解去。其他奇中,往往类此。中为人狷介,寡与人言。尝戴铁冠,人因号曰‘铁冠道人’云。”由此可知,这位“铁冠道人”张中,乃是元末明初人。他的神机妙算,为朱元璋的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故朱元璋钦命宋濂为铁冠道人写传。
    不过,铁冠道人既然是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同时代人,可能还比明太祖稍长。故他不可能活到崇祯时代。因为朱元璋生于公元1328年,而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是1644年,如果按常规计算年龄,张中不可能长寿到316年以上。所以,《铁冠图》中的铁冠道人又确实是艺术虚构。这种合理虚构,我认为是应该允许的。所谓“全真不是戏,全假不算艺。”只有以假传真,弄假成真,才算是艺术。如果说铁冠道人在朱元璋时代是一位预言家的话,那么在川剧《铁冠图》剧中则是一位明代兴亡的见证人。如果删掉他,则戏减色;如果他的戏太多了,喧兵夺主,则又要不得。因为铁冠道人并不是戏中主要角色,只是一个铁殊角色。既然是一代“道人”,他活300多岁,在戏中是完全可以的。我们不必用生活的真实来否定戏中的铁冠道人艺术价值。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仅仅是一个孤证,不足为据。其实,真果是无独有偶,在明代人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中也有“铁冠道人”的记载:“太祖尝游鸡鸣寺,见刹宇高瞰大内,欲毁而更置之。铁冠道人令众僧迎诉。上问:‘何以知之?’曰:‘铁冠道人语。’上异之,遂止。因召道人问曰:‘今日我有何事?’对曰:‘太子某时进饼。’时中秋日也,上命锁于房以验。及时,太子果进饼。上方食,思道人,……道人已失所在矣,留《蒸饼歌》于案以献,歌辞于靖难、土木之事一一明验。按:道人姓张,名中,临川人也。史载上初起兵之日,道人见上,备陈天表之异,应在一千日内,而不言此。……”

  《宋景濂集》有《张中传》者云:"中字景华,抚之临川, 举进士不中,遇异人授以太极数学,祸福多验.为人狷介, 寡与人言.尝戴铁冠,人因号曰'铁冠子'"·郑晓《今言》载:铁冠道人張中,字景和,臨川人。孝陵登鍾山,詞臣扈從擁翠亭,給筆劄賦詩。鮑尚絅、朱升、張以寧、秦裕伯、單友中、李某暨道人並應制。道人初舉進士不得,遇異人,授以太極數學,談福禍多驗。狷介寡言,嘗戴鐵冠,自稱鐵冠子,人皆呼铁冠道人。孝陵嘗微行至一寺中,群僧伏門道傍迎。上曰:「何以知朕至?」對曰:「聞铁冠道人云。」即召道人至。上手餅食未半,即賜道人,問:「道人能先知我至,試言我國事,顧直述,無我諱。」道人訊口誦數十句,中有曰:「戌寅閏五龍歸海,壬午青蛇火裏逃。」至洪武、建文間始驗,餘不敢傳。 

    既称“史载”。证明他是真人真事,说他可以预言“一千日内”的事情,证明他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而是消息灵通,颇有分析判断能力的高僧大德,戏中将他神化,乃是一种艺术创造。

 

    《缺饼歌》的撰人铁冠道人,在明代赫赫有名,姓张名中审遇异人授以太极数学,尝後事往往奇中,因尝戴铁冠,故名,宋濂曾为之传。後来撰《大明英烈传》的人,别撰二铁冠道人,共实非也。 到过温泉乡的人,都知道该乡幕源张家的后垅山上,有一块“登天石”,传说就是铁冠道人点石登天的地方。

    元末,铁冠道人在贵溪龙虎山修仙炼道,有点石成金,起死回生之术。平生好带铁冠(一种铁制的道帽),道号“铁冠子”,人称“铁冠先生”。明初,他离开龙虎山,到各地云游。一日,经黄山至江宁(明太祖灭元后,定鼎于此),适值朱元璋身患重病,昏迷不醒,已有数日未进饮食,满朝文武惊惶万分,贴出皇榜,招求名医,声称“凡能治好皇上疾病的,都给重赏”。铁冠道人看后,沉吟片刻,便伸手揭皇榜进宫,献上三粒丹丸。朱元璋服后不到一个时辰,即神清气爽,霍然而起。当他得知是铁冠道人的三粒丹丸救了自己的命时,不禁连声赞叹:“药到病除,真乃神医!”当即赏赐黄金千两,绸缎万疋。铁冠道人坚辞不受,再三叩谢,飘然而去。

其时,朝里有个奸臣,看见铁冠道人如此了得,不免心生妒忌,便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说什么:“此人定是妖道,今日不除,必成后患。”朱元璋听信了他的谗言,立即着人查访。后访知冠道人家住在临川县温泉幕源张家村,便调兵遣将,将村子团团围住,威胁说:“三天内不交出铁冠道人,即将全村杀光!”转眼三天的限期已到,官兵见村中毫无动静,便气势汹汹杀进村来。正在这千均一发之时,铁冠道人随手在地上抓起一把细沙,迎风一扬,喝声“着”!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把官兵刮得昏头转向,打得口肿鼻歪,一个个狼奔豕突,逃往村外。铁冠道人站在后垅山腰,对他们说:“我救了朱元璋的命,想不到朱元璋还想送我的命,真是岂有此理。这样的人,我再也不和他打交道了!”说罢,举起手中佛尘往上一甩,山巅一片片泥土即时化作一块块石头。他轻移道步,踏着石头,升天而去。此石至今尚存,俗称“登天石”,石上所留脚印,亦清晰可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