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三台洞游记。

(2011-10-08 17:49:08)
标签:

头台洞

三台洞

玉皇阁

观音洞

望江楼

分类: 心在山水间

    俺刚到南京的时候,住在城北中央门外一个叫东井亭的地方,周末无事经常会坐上8路中巴车向东到终点站下车,游览著名的燕子矶景区,那时门票还比较便宜,是二元还是五元已记不清了。不知什么时候,燕子矶向东沿长江边开通了一条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将幕府山沿江一线连接起来,成了一大片的幕燕风景区,无疑为南京的旅游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早就听说幕府山一带有三台洞,以为只是一处岩洞而已,前次去幕府山走走拍拍,因时间关系没有前往,后来又专门去了一次,才知道那里叫观音景区,而三台洞其实是三个洞,曰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而风景最佳处当属三台洞。

    清人华长卿有诗云:“仙境灵岩几度寻,观音门外拜观音。攀梯独访三台洞,掬饮清泉洗俗心”。在沿江燕子矶一带的悬崖峭壁中有一系列石灰岩溶洞,历史上称之为岩山十二洞。实际上不止此数,都是由于江水冲刷而成。

    头台洞在燕子矶往西(或西南)不远处,东面石岩上是观音阁,明初洪武年间修建,属弘济寺(后改承济寺),因岩壁上有石刻吴道子绘的观音像,所以叫观音阁。洞正中有佛殿,洞外石壁刻有一个大“寿”字,系明太祖朱元璋所书(好像写得不怎么地哈)。据说朱元璋曾游于此,见一皓首老僧持钵接水,上问其故,答曰此乃“龙牙滴水”,饮之可延年益寿。随从接得此水,奉上品尝,朱元璋饮之,果然沁人心脾,容光焕发。随即兴挥毫,一笔写成一个大大的“寿”字。后刻于洞外石壁,留存至今,完好无损。 

http://s9/middle/604eba90n77e09af9acc8&690
(古头台洞景区)
http://s6/middle/604eba90naec60f71f745&690
(建在山腰的观音阁)
http://s15/middle/604eba90naec6126aed9e&690

http://s7/middle/604eba90naec6160d5906&690
(头台洞)
http://s14/middle/604eba90naec61a3243ed&690
(头台洞)
http://s6/middle/604eba90naec61cea04b5&690
(朱元璋所书的“寿”字)

    从头台洞西行约500米,是二台洞,洞中有洞,以龙头观音象为中心,设有象鼻洞、普贤菩萨石刻、大士殿等景点。龙头观音供奉在山半腰上的大士殿,为观音三十二化身之一,喻意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http://s13/middle/604eba90naec61e864b2c&690
(象鼻洞)
http://s15/middle/604eba90naec61ff34b8e&690
(普贤菩萨)
http://s7/middle/604eba90naec624796336&690
(古二台洞)
http://s15/middle/604eba90naec626edbdae&690
(建在山腰的大士殿)
http://s9/middle/604eba90naec629c42728&690
(刻在山崖上的维摩演教图,因距离较远,比较模糊。)

    三台洞为观音风景区的最佳处,有福泉、水月观音洞、众宝观音洞、玉皇阁、望江楼等景点。分下洞、中洞和上洞,下洞中有一眼水,名观音泉。扶栏而上可到中洞、上洞。出洞即是玉皇阁,再向上就可到达三台洞极顶沿山崖而建的半边望江楼,登临远眺长江,烟波浩淼,顿觉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http://s5/middle/604eba90naec62da5ad74&690

http://s14/middle/604eba90naec62b1bea3d&690
(水月观音洞)
http://s14/middle/604eba90n77e09dd6502d&690

http://s6/middle/604eba90naec62db01705&690
(三台洞下洞)
http://s2/middle/604eba90naec632fffc01&690
(三台洞中洞)
http://s7/middle/604eba90naec62f0fa126&690
(玉皇阁)
http://s11/middle/604eba90naec637dea90a&690
(望江楼)
http://s14/middle/604eba90naec6368d80ad&690

(远眺长江)

    玉皇阁向西约几米,有一高几米的小塔,走近一看却是一座墓,观墓志铭记载,为道士陈永寿之墓,只知在此修行四十余年,哪朝哪代之道士,无从考。
http://s3/middle/604eba90naec637c6729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