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品牌创建的理论与实践(8+)
(2024-07-10 08:21:44)
标签: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品牌创建积极努力共建共享 |
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
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项目提要
第二部分 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
2.1发展背景与意义
2.2发展的基础条件与现状分析
2.2.2杨凌示范区产业现状与评价
2.2.3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第三部分 发展思路、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3.1发展思路
3.5“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考核验收指标体系
在“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国家总局已经明确的提出了完整的考察验收指标体系,值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
指标项 |
指标内容 |
序号 |
验收内容 |
验收方法 |
验收标准 |
分档 |
|
基本门槛条件 |
主导产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在90%以上。 |
现场调研 |
一票否决 |
|
||
|
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在80%以上。 |
|
|||||
|
近三年未出现因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国外通报、退货、索赔案例或因服务质量问题引起顾客大量投诉的。 |
|
|||||
|
近三年示范区内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及恶性违法违规案件 |
|
|||||
|
1.领导重视 |
1.1成立领导小组 |
1.1.1 |
成立了以申报区域或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领导(协调)小组。 |
听取汇报 |
1.已经成立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且定期召集和出席会议 |
20 |
|
2.已成立领导小组 |
10 |
|||||
|
3.未成立 |
0 |
|||||
|
1.2工作方案 |
1.2.1 |
申报区域或所在地政府制定并颁布“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 |
听取汇报 |
1.已颁布内容详细明确的创建规划和工作方案,对外做好发布宣传,做到广泛了解 |
20 |
|
|
2.已制定规划和方案 |
10 |
|||||
|
3.无规划和方案 |
0 |
|||||
|
1.3指导思想 |
1.3.1 |
“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导思想中明确推动质量提升、加强品牌建设的内容。 |
听取汇报 |
1.指导思想明确,体现了“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有关内容 |
10 |
|
|
2.有基本指导思想 |
5 |
|||||
|
3.未明确指导思想 |
0 |
|||||
|
1.4目标任务 |
1.4.1 |
“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 |
听取汇报 |
1.目标和任务明确,且阶段节点要求清晰 |
10 |
|
|
2.明确目标和任务 |
5 |
|||||
|
3.无 |
0 |
|||||
|
1.5责任分解 |
1.5.1 |
“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分工明确。 |
听取汇报 |
1.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部门、行业普遍重视,且签订工作责任书 |
20 |
|
|
2.分工明确,相关部门、行业责任清晰 |
10 |
|||||
|
3.无明确分工 |
0 |
|||||
|
1.6纳入规划 |
1.6.1 |
把“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所在地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听取汇报 |
1.纳入长远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 |
15 |
|
|
2.纳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10 |
|||||
|
3.在部门的规划中有所体现 |
5 |
|||||
|
4.无 |
0 |
|||||
|
1.7出台扶持政策 |
1.7.1 |
出台支持区域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土地政策措施。 |
听取汇报 |
1.有专门支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土地政策措施 |
25 |
|
|
2.无 |
0 |
|||||
|
1.7.2 |
出台支持区域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财政、融资政策措施。 |
听取汇报 |
1.有专门支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财政、融资政策措施 |
25 |
||
|
2.无 |
0 |
|||||
|
2.组织落实 |
2.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2.1.1 |
建立由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听取汇报 |
1.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会,研究形势、制定政策措施及解决问题,会议次数在5次以上 |
20 |
|
2.会议召开次数达不到5次 |
10 |
|||||
|
3.未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0 |
|||||
|
2.2设立办公室 |
2.2.1 |
设立“示范区”创建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的日常工作 |
听取汇报 |
1.设立办公室,成员部门在8个以上 |
20 |
|
|
2.已设立办公室,成员部门在8个以内 |
10 |
|||||
|
3.未设立办公室 |
0 |
|||||
|
2.3设立质检机构 |
2.3.1 |
区域内设置质检机构,配备稳定的质量工作人员。 |
听取汇报 |
1.已设置质检机构(质监、检验检疫)且人员充足 |
10 |
|
|
2.已设置质检机构(质监、检验检疫)且人员基本满足要求 |
5 |
|||||
|
3.未设置机构 |
0 |
|||||
|
2.4及时上报信息 |
2.4.1 |
定期上报区域建设的情况 |
查阅文件 |
专家结合区域上报建设动态信息及工作总结等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打分 |
0-10 |
|
|
3.产业发展协调 |
3.1开展区域专项整治 |
3.1.1 |
建立产品质量区域整治工作机制。按照国家及地方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
听取汇报 |
1.建立起区域整治工作机制,有明确的区域整治工作方案 |
10 |
|
2.无 |
0 |
|||||
|
3.2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惩治 |
3.2.1 |
落实行政辖区质量和打假责任制,遏制区域内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
听取汇报 |
专家结合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对区域内处理质量违法行为的案件数量以及额度进行综合评议打分 |
0-10 |
|
|
3.2.2 |
保障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畅通有效。 |
调查区域内对“12365”投诉举报电话了解情况;随机拨打“12365”电话进行验证 |
1.区域内群众对“12365”投诉举报电话十分了解,且“12365”电话接通方便,解决问题热情有效 |
20 |
||
|
2.区域内群众对“12365”投诉举报电话比较了解,“12365”电话能够接通 |
10 |
|||||
|
3.区域对相关工作不够重视 |
0 |
|||||
|
3.3加强质量监管 |
3.3.1 |
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加强对产业质量状况的监控。 |
听取汇报 |
专家根据抽检产品的频次、覆盖面、抽检经费的支持力度等综合评议打分; |
10 |
|
|
2.区域对相关工作不够重视 |
0 |
|||||
|
3.3.2 |
建立和落实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
听取整体情况汇报 |
专家结合区域实际对区域内执行生产许可、强制性认证制度,及时召回缺陷产品等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打分 |
0-10 |
||
|
3.4加强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
3.4.1 |
严格出入境人员、动植物产品等检验检疫,不断提高疫病疫情发现率和有毒有害物质检出率。 |
听取汇报 |
专家对区域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的监督抽查种类、频次、覆盖面、问题检出率等进行综合评议打分 |
0-10 |
|
|
3.4.2 |
加强出口货物原产地标记的查验和管理,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违法行为,推进电子证书国际核查。严厉打击非法进出口和逃漏检行为。 |
听取汇报 |
专家结合区域主导产业实际对区域内处理进出口违法行为的案件数量以及额度进行综合评议打分 |
0-10 |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