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业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7)
(2024-04-16 16:19:41)
标签:
西部农业现代农业高效发展资源管理敬礼与祝福 |
西北农业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7)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5.1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800万元,国内自筹200万元。
5.2资金用途:
5.2.1国内外合作研究费
5.2.1.1国内外调研费120万元(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调研)
5.2.1.2论文、报告、专著出版费160万元(正式出版专著10 部以上)
5.2.1.3国内科研人员费用140万元(60-80人/3年)
5.2.1.4国外专家薪酬100万元(3-5人/3月)
5.2.1.5仪器设备费80万元(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制图仪、野外考察车等)
5.2.2本项目研究补助费
5.2.2.1资料费、计算费30万元
5.2.2.2交通费、差旅费、研讨会等160万元
5.2.2.3国外考察费60万元(澳大利亚、以色列、美国、加拿大)
5.2.2.4信息查询、文献检索、打印、复印费20万元
5.2.2.5劳务费30万元
5.2.3项目管理费
本项目为社会、公益性质的研究,主要从事基础性和发展战略研究,重点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宏观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其社会效益显著。
第六章
6.1项目组织与领导
6.2本项目将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不再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办公场所。由项目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国内外相关院校的科技人员联合攻关。项目建立首席专家制度,聘请国外3位相关领域的高级专家,下设课题组。
6.3研究和探索新的农业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改革科技立项与委托制度,实行招投标制。科技项目立项要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课题招标、择优委托。
6.3改革经费使用方式,推行课题制。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机构,科研项目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改革科研机构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实行理事会决策制,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在用人上全面推行聘任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招聘人员数量。
6.4改革酬金分配办法,按岗定酬、按绩取酬。以岗位定工资、以业绩定津贴。探索并完善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使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挂钩,科技人员可以技术投入和服务等形式参加二次分配。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现阶段政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科技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政策和策略是事业的生命,在此问题上要慎之又慎。
6.5时间进度安排
2002年6月至12月,搞好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设计报告。
2003年重点搞好任务分解、项目招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典型调查工作。
2004年重点搞好项目成果报告的编写工作。
2005年重点搞好研究成果报告的编审、编校、出版、发行、宣传工作。
第七章
该研究项目直接为强化中国西北农业资源的管理能力服务,为提高对农业技术从研究发展到推广实施的转化效率及速度服务,为使农业技术的研发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技术的更新换代服务。该项目将从宏观上有力地支持世界银行对中国农村资助战略目标的实现,即努力提高西北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及可持续性。西北未来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有赖于采取合理的管理体制及恰当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其资源长期有效和可持续性的利用,本项目研究的根本宗旨也在于此。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也有助于缩小不断扩大的地区差异,为增加西北地区农民收入服务。该项目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宏观研究方向明确,任务具体,重点突出,技术路线可行,科技积累深厚,科技力量强大,项目组织精干、管理高效。杨凌示范区有能力完成这一任务,建议立项支持。

加载中…